第一次打工是1960年,我才13岁,考上了当时的麒麟中学。老师送来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心里乐开了花。可妈妈却一脸愁容,对老师说:“我家供不起她上学啊!”(我一兄两姐两妹,父亲含冤受屈蹲大牢五年,后平反)话音未落,我“哇”地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我要上学!我要上学!”老师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帮我擦眼泪,一边叹息。记得我上二年级时,小叔叔在部队牺牲了,奶奶把他的遗物中一个长方形的军用书包给了我,让我好好学习。
我参加了县“红领巾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晚上看演出,最后带我们到玄武湖玩。第一次走出小山村的我开阔了眼界,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好不容易考上中学,怎能放弃呢。最终,我决定自己挣钱上学。
离家五里之外有个南京果牧场,村上有大人到那里打工,我跟他们一起去。到了农场,监工看我是个黄毛丫头,不要我,我含着泪,用恳求的眼光看着他,低声说:“收下我吧,我能干活,可以少拿点工钱”。记得当时大人们也为我说了不少好话,监工才勉强同意。
在烈日下,我低着头,弯着腰,使出全身力气为果树除草。汗水湿透了衣背,双手磨出了血泡,我咬牙坚持着。桃树叶上的毛毛虫掉落在膀子上,又痛又痒,我就抓一块湿土按在上面……就这样,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啃菜瓜充饥,有时也带点南瓜。每天收工后回五里之外的家,直挺挺地躺在硬板床上,一动不动。手上的血泡钻心地痛,真想打退堂鼓,但一想挣到钱就有学上,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结账,大人每天七毛钱,我一天五毛钱,一共挣了十一元五角钱。我揣着用汗水换来的这点钱去报名上学了。后来学校得知了我的家境,为我免去了学费,还给我甲等助学金。我刻苦勤奋,成绩名列前茅。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秦淮中学(即现在的江宁区高级中学)。
第一次打工为自己挣学费,第二次打工为孩子挣学费。
三个孩子正在求学的路上,我当老师,工资每月三十六元五角。三个孩子开学时钱总是不够,得去借。为了他们的学费,暑假我就去建筑工地打工,披着朝霞去,踩着晚霞归。在工地上用碗口粗的毛竹竿挑搅拌好的水泥桶,每天干十多个小时,每天一元二角。孩子们说:“妈妈为我们这样苦,我们一定要争气”!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学习从不让我操心。
也许你要问,那第三次又为谁打工呢?2006年,花甲之年的我到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信息技术系当辅导员。为刚离开父母到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服务,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军训时为他们助阵;运动场上为他们加油;督促他们早睡早起,按时上课,努力学习;对单亲家庭和困难学生,嘘寒问暖;购衣买物……如果你要问我到底干什么?我真难用一句话来回答你。学生考试时,我是巡视员;学生生病时,我是护理员;校园环境卫生,我是监督员;新生报到,我是安置员;新生购物时,我是信息员;学生放假时,我是保管员;学生有心理障碍时,我又是一名心理医生……哈哈,头衔还不少!学校用海选的方式选举校园十佳时,我名列其中,出乎我的意料!这次打工,为大学生服务很高兴。不是为钱而来,而是来体验大学生活的;也不是主动要来,是学校要在退休老师中选聘,别人推荐的。
我们1966年毕业考试后,紧张复习迎接高考时,“文革”开始,废除高考,上山下乡……尽管孩子们反对,但这一难得的机会,我能放过吗?不过好景不长,一年以后我便回归家庭,挑起家庭后勤及陪伴孙子的重任。
在我的人生长河中,经历的事很多,有的已经淡忘,但三次打工的经历却记忆犹新。
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