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南下打工潮,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内陆地区由于经济相对滞后,许多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纷纷南下寻找工作。这场打工潮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比较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打工人的不同,在八十年代,南下打工虽然是一条崭新的出路,但敢南下淘金的人,事实上屈指可数。大部分人思维还没完全转变过来,或者说,他们对南边一无所知,也没有勇气去响应国家的号召,南下搞经济建设。
在八十年代这个特殊时期,敢于南下闯荡的人群,敢于吃螃蟹的人。基本上都是有勇气、有胆魄、有远见的一类人,他们其中有的是不满于现状,想要活出一个新的样子,有的是受贫困的影响,既然呆在老家混不出头,与其这样还不如南下搏一搏。也正是这两类人陆续涌入南边沿海城市,才给南部沿海注入了第一批人员新活力,他们是最早一批打工人,也是许多沿海城市经济实现腾飞的奠基人。
王先生是湖南人,他在老家当地农机厂上班,在当时,这份有编制的工作就是大家眼里的铁饭碗。王先生日子过得非常滋润,也顺利娶妻生子,成为人生赢家。
然而,王先生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农机维修,其他时间都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这样的日子混一天算一天,尽管清闲,这并不是王先生所希望的生活,相反他更喜欢每天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后来,开放之风吹到王先生所在的小县城,他从电视中和报纸上了解到,东莞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国家引入大量的外资建设东莞,也有很多外资企业已经陆续地在广东沿海地区扎根了。
为了解决当地急缺的劳动力问题,国家号召广大年轻人,南下淘金。看到这些消息,王先生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不要也响应国家号召,下海淘金,辞掉工作去南边闯出一片天。他把想法告诉了妻子,但遭到了妻子的坚决反对。
妻子认为丈夫如今工作稳定,事业顺利,为什么要辞掉工作去一个陌生地方打拼,现在的日子过得不也挺幸福的吗?王先生耐心地给妻子解释南边的状况,也表示农机厂这份工作虽然稳定,但以后保不准这里被取消了,自己也就失业了。
自己才三十多岁,还能打拼,一旦自己到40、50岁突然失业后,自己就没法找到新工作,去南边发展尽管一切都是未知,可万一要是在那边有所发展,自己还会担心失业吗?在王先生的一番劝说下,妻子也同意了他的想法,可是妻子同意了,自己的父母和岳父母却坚决反对。
王先生带着两个老乡在深圳卖货,起初以摆摊的形式卖货,福建商人生产的商品质量好,价格实惠,一点都不输给外资企业,再加上王先生也有一些商业头脑,短短几个月,就卖出去好几万件衣服,自己也是成功攒下了第一桶金。
事业上略有小成的王先生,这时候有了更大的想法,他想搞门面模式,那时候,许多卖东西的门店基本上都是国营的。只有国营商店才付得起高昂的门面租金,其他普通老百姓都是摆摊。
王先生敏锐觉察到,如果一直搞摆摊生意,虽然也赚钱,但也做不大,要想做大就必须搞门面,于是,他拿出第一桶金,在深圳租下了几个门面,开始搞门面卖货经营。
时代给这批最初的淘金者极大的机会。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中国人流不断涌入南边,这时候,深圳地区的人口也是急速增加,王先生的门店也迎来了事业鼎盛期,短短一个月,就赚到了摆摊一年的收入。赚得第一桶金后,王先生又拿出钱继续扩大经营,一年时间,他从一个摆摊小商贩,摇身一变成了坐拥十几家门面的大老板。
回望八十年代,南下打工潮是一段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辛与辉煌,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文章转自:个人图书馆网
作者:曾记否旧时光
上一篇:因失业开始真正过起了打工的生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