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战国策》
阿标
2024-03-12 14:32:42
0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共33卷,约12万字。因书所记载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

1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2

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未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战国策》
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所记载的历史...
2024-03-12 14:32:42

热门资讯

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二十卷,韩非撰。韩非(公元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时期韩国人,...
传统文化中的“忠”是愚忠吗? 现在的国人一提到“忠”,就会联想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其实这恰恰是对其的误解。《说文...
宋词《临江仙》写得极美,在杏花... 一阕宋词,写就烟雨朦胧的春景。而那一阕阕宋词,也正是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恰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
兵家思想《司马法》 《司马法》又称《司马兵法》或者《司马穰苴兵法》,为中国著名兵书之一,其成书年代和作者均具争议。司马法...
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宋拓本 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宋拓本(孔氏岳雪楼本)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墨纸尺寸(每页):23.6×12.2厘...
传统文化知识《儒家思想》 儒家,又称儒学、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
汉语文字,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作...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
邯郸的成语典故,华夏历史文化长... 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为什么要学书法? 今天,书法所承担的政治、社会功用已经基本卸去,社会发展不能离开汉字,但几乎用不着传统的书写。当电子技...
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 根据先秦古文献和史料记载,华夏各邦本是一家,均传承自轩辕黄帝。黄帝与后世的颛顼、帝喾、尧、舜和大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