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车在中国通常被称为"洋车"或"黄包车"。它最早由1869年前往日本的美国传教士强纳森·斯科比发明。最初只在横滨街上使用,但很快在日本各大城市广泛普及,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1873年,法国商人梅纳抵达上海,成功将人力车引入中国,获得了法租界公董局的同意。公董局采取发放牌照并收税的方式进行管理。人力车最初在法租界使用,随后在各个租界广泛推广。1874年,上海已有10家公司成立,拥有近1000辆营运中的人力车。
19世纪末,德占青岛不久,拉客人力车即传布到青岛。半个多世纪里,人力车在青岛的城市交通以及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迹。
拉洋车的青岛少年
1910年,一位人力车夫在观象山下的留影。
1910年,老青岛的人力车
人力车因其车身小巧、对路面要求低,能够灵活穿梭街巷小路,直达目的地。上世纪初的青岛,人力车已成为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
1915年,日本人在青岛开办“日轮公司”专事拉客人力车制造,长达30多年。中日两国商人在青岛开办了多家车行,如中国商人开办的“悦来”车行,“福永成”车行等,车行购买人力车从事载客,人力车夫按月交赁银,就是租赁费,每月除租车费外,剩下的才能养家糊口。人力车的价格都是明码标价。
从德占时期到1950年代,青岛人力车场主要集中在河南路西侧,自广西路至曲阜路一带。为此,殖民当局在王太子大街(湖北路)警察公署东侧建造了集体宿舍,对人力车夫实行集中管理。车夫们每天凌晨6点取车开始工作,一直到深夜12点。尽管如此,他们只有在旅游旺季才能平均挣到约1块银元,扣除车租后实际所得仅剩5角。
梁实秋先生在《忆青岛》一文中,对青岛人力车夫的诚实和善意表示赞赏。他回忆当时在青岛的经历,指出人力车夫从不计较车资,乘客下车时一律付一角或二角不等,从未发生争论。这种诚信待客的做法在全国当时都是罕见的。
但是人力车的车费很低廉,人力车夫收入微薄。1930年4月,青岛的洋车管理组织――人力车同业工会擅自决定提高车辆的租金,从而引发了全市人力车夫的大罢工。7月21日,市内的人力车无一出车,青岛交通顿时全面瘫痪。同日,车夫组织负责人率1000多人前往市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出面干预,降低租金。在政府部门的调解下,罢工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26日,才宣告结束。
尽管如此,青岛依然有大量青壮劳力从事拉客人力车业务。直到1947年前后,青岛市内拥有3000~4000辆人力车,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客运交通工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