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由于收入和消费的经济特点所决定,各种商贸活动长期以来都是约定俗成地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进行,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知道的传统的赶集或赶会。人们在集市上不但可以购买生产和生活用品,而且也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并且那繁华的市井对于日复一日面向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来说,同时也是一个享受精神愉悦和消遣的好机会。
形成集或者会的地点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大致有这么两种情况,一是历史上形成的物资集散地,大多是一些地处交界或中心地带的比较有些规模的村庄,这些村子往往都有一些从事经营的商户,具有一定的商贸基础;还有一种就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乡镇行政中心所在地,这些地方通常商业服务设施齐全,经营管理条件也比较好,便于进行集市贸易。农村的这种集或会都有固定的日期,按照农历来计算,有的是逢三、六、九,也有的是逢二、五、八,并且会的周期相对于集来说要长一些,一般地理位置临近的集或会都很自然地错开日期,但却也有少数恰巧碰到一天开市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经营倒买倒卖的生意人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有时为了能多挣一些钱,他们就不得不在一天里疲于奔命地北上南下,赶了这个集又赴那个会。
赶集的人多是集市周围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但也有不少远道而来赶集购物的老乡和那些靠长途贩运发财的小商小贩。赶集的人一般都是吃完早饭就陆陆续续上市了。这时,太阳常常是非常灿烂地挂在东边的半天空中,通往集市去的道路逐渐地开始热闹起来,赶集的行人三五成群,颇有些熙熙攘攘的气氛,有的肩扛着口袋,有的手挎着篮子,有的牵着骡马牛羊,有的用独轮车或着板车推拉着土特产品,也有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带,人们边行走边无所顾忌地说笑着,间或还有几个骑自行车的人不断地摁着车铃与熟人打着招呼洋洋得意地从行人面前悠然穿过。不过,最有趣的是偶尔还会见到一两个挑着拾粪箩头赶集的老大爷,他们往往独自走在人群的后面,闷头吸着自卷的旱烟,不远不近地和赶集的大队人马保持着距离,并不时把地上的牲口粪便捡到箩头里。
农村的集或会不但非常热闹,而且也十分丰富。每逢集会,一条或几条大街充满了赶集的人群,堪称人山人海,沿着街的两旁一个挨着一个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商贩摊子,叫卖声此起彼伏,并且在临近中午的时刻,常常是人多的挤都挤不动,尤其是那些个卖吃的东西的地方更是围满了人,虽然有些人口袋里并没有钱或者根本就舍不得把自己很少一点钱拿出来饱个口福,但并不仿碍他们尽情享受飘荡在空气中的诱人香味和舒舒服服地过个眼瘾。赶集的人们一般很少在集市上吃饭,只有那些经常赶集上店的买卖人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才在食堂吃一顿简便的饭菜或者就在街上买些油条、包子、馒头一类的食品充饥。当然也有少数在农村叫作“嘴馋的人”利用赶集的机会花几个小钱偷偷地打个牙祭。集市上不但有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品,而且还有一些专门的买卖场所,如牲口市、粮食市、家具市,以及鸽子市等等。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有些媒人有时也利用赶集的机会安排青年男女相亲定亲,并且碰头的时间还常常都是定在接近中午的时候,这样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刻,男方自然要在街上的食堂里摆上一桌说的过去饭菜来招待一番。也有一些即将结婚的男女青年,在结婚前夕相约到集市上来照个结婚像或者采买一些小件的嫁妆等用品,这时候,姑娘一般都羞羞答答地低着头,紧跟着小伙子向前走,但是由于人多拥挤,偶尔也会发生男女双方走散的情况。还有少数思想较为活跃青年恋人甚至就是利用集市的机会短暂相聚,以了相思之苦,不过,虽然他们总是躲躲闪闪怕遇到熟人乡亲,但往往还是避免不了被哪个俏皮的同辈兄弟或嫂子瞧见,等一回到村里,就立刻会有人跟他开起玩笑来。
农村的集或会可能远远赶不上城市的繁华,但它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众多乡村百姓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并且还为人们平凡朴素的生活带来许多憧憬和浪漫。随着我国农村城市进程的加快,也许集或会的商贸功能要相对减弱,但作为长期形成的一种民间文化习俗将会长久保持下去,明天的你和我依然可以找到昨天的感觉。
资料来源:网络
上一篇:过去的农村生活《挑水》
下一篇:过去的农村生活《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