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里,你和你的玩伴偷过人家的东西没?
有一天我把大人散在抽屉角落的几分几分的零钱全部拿走,凑一起可能一块多吧,放学后跑到隔壁小店全部买成一毛一个的圈圈饼(中间空心有陶瓷杯这么大)。
可是这十几个饼又不敢带回家,只好在回家这一里路上,硬把十几个饼吃完了,那天的晚饭有没有吃我忘了。
小时候特别爱吃杮饼。
有一回经过小店,门口没人,刚好摆着柿饼,吓得要死偷拿一个,正准备吃,店主要出来了,吓得要死又放回去。
八岁左右吧,学校的小卖部。
买东西时,觉得自己应该不会被发现,就偷拿了小卖部的一只圆珠笔芯。结果被发现了,那个奶奶只是说了我一句“你这个小孩怎么还偷东西”。
我当时羞愧地想遁地,这种羞愧的记忆太深刻了,以至于后来我从来不敢贪别人的一丁点便宜。
直到后来,我也非常反感大人开玩笑说孩子是“小偷”,孩子的世界太单纯真实了,他们经不起大人随随便便的一个玩笑。
我小时候偷过家里的钱去买零食。
有一次把钱塞到袜子里,一出门就看见我妈,心里发虚拼命打鼓,我妈还一直和我说话,我心虚的不得了,又实在没办法,结果“哇”一声就哭了。
我妈一脸莫名其妙,我一边哭一边说出了自己偷钱的事,最后还是被我妈揍了一顿。
从我妈的包里偷钱。
每次都拿几块钱,现在想来,应该是用来买漂亮的文具、或是凑钱给朋友买生日礼物,都忘了。
因为小时候的零花钱几乎没有,只有开口问才给,而且要说明用处,所以我就去“偷”了。后来被批评过就没再偷偷拿钱了。
现在自己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买,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小学时偷过爸爸外套兜里的钱。
有一次被爸爸发现兜里的钱对不上数了,偷偷地告诉妈妈让妈妈问问我,而且叮嘱:“你就问问她拿去干嘛了,千万别打她”。
长大后不仅没偷过东西,任何小便宜都不会去占。
小学时学校组织打预防针。
问家里要钱,拿了钱后,我哥带着我直奔冰棍店。
回家后父母要看胳膊,我哥急中生智——拿针扎针眼,结果……果不其然露馅了,我哥被揍一顿,我很好。
大概四岁被堂姐忽悠,六点来钟去偷邻居家的蜜瓜,偷了三个大蜜瓜!
那蜜瓜地就在邻居家门口,没超过十米距离。被发现后堂姐跑了,邻居抓着我跑来家里告状,爸爸黑着脸,陪了瓜钱~
因为爷爷不喜欢我爸,爸爸靠自己赚钱建房子、养家,很忌讳被人说穷,也就是要面子。
我没挨打但我爸却掉了眼泪。从此再没馋过别人家东西了。
一年级的时候上手工课,所有同学都有一把小剪刀,就我没有,特别羡慕。
于是我偷了邻居家的小剪刀,藏在了小床底下。妈妈拖地时候发现了,跟爸爸一起质问我小剪刀从哪里来的?是不是偷的?我不敢承认,一口咬定是跟同学借的。最后不了了之。
至今回想起来,还能真切感受到当时的恐惧、忐忑、惶恐......
小时候偷拿奶奶两毛钱。
奶奶从柜子和钱包都是开着而得知,那时候连偷东西都不会掩饰。被发现后,她没有骂我也没有拆穿我而是委婉的教导。给一个五岁的孩子保留了全部的面子和尊严。
我后来把因为怕被发现而紧张揉成团的钱,抚平仔细叠好偷偷放回了。
日本学者河合隼雄在他那本《孩子与恶》中说:
“孩子以立刻就会被发现的方式偷东西,是在向父母或老师发送某种讯息----这样的推论经常是符合事实的。
如果我们根据偷来的物品、偷窃的对象等等状况来判断,也经常可以了解孩子的诉求。在告诫孩子偷盗是一件坏事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发现孩子的讯息,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敞开心胸,一定可以听到孩子的心声。”
幸运的孩子,一定是一群能够被父母尊重,并有人愿意去倾听其心声的天使。
有时候,挖掘“坏事”其实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关于“坏事”的记忆,大抵都是因为留存在内心深处的羞耻感,它坚强地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
今日之后,和小时候不懂事的那个自己告别吧。过去的已经过去,那些年少无知的时候犯下的错,并不能定义一个人的一生。
对小时候偷过东西的经历不能释怀,不过是因为觉得亏欠,亏欠父母,亏欠亲人,更亏欠了自己。
上一篇:童年阴影真的会相随一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