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汉族传统乐器《书鼓》
阿标
2024-03-23 14:05:54
0

形制结构

1

鼓框木制,呈扁圆形,两面蒙以牛皮或羊皮,皮面四周边缘用鼓钉固定。规格大小不一,大者鼓面直径30厘米、鼓框高8厘米;小者鼓面直径22厘米、鼓框高6厘米。鼓棰又称鼓键子,用竹制成,棰长24厘米。

书鼓,鼓中形制较小者。鼓身呈扁圆形产,鼓框用硬质木料制作,两面蒙以牛皮。鼓身四周刷朱漆。鼓面直径22—30厘米,鼓身高8—8.5厘米。发音较小堂鼓低,但很响亮。专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演奏时,用一支竹制鼓箭敲击。书鼓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架高90厘米左右。说唱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鼓箭击鼓表演。

书鼓砖雕

2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李豫对陵川县潞城镇等十五个村庄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了以潞城镇上郊村为中心的一些村庄保存着从康熙年间到上世纪80年代的书鼓砖雕共150余处。这对于该县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与中国鼓书之乡奠定了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同时对于申报中国陵川书鼓砖雕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

李教授与现场的专家学者指出,砖雕工艺在全国到处都有,但是将本地非常兴盛的曲艺活动变成一种民俗并作为一种非常奇特的书鼓砖雕图案,在全国没有见到。这种书鼓砖雕图案是以当地非常兴盛的陵川鼓书说唱中的主乐器扁鼓作为主形象,而其他说唱鼓书中的人物情节图案作为辅形象。这种书鼓砖雕图案印证了在康熙以前陵川地区鼓书说唱的兴盛情况,因为只有在长期曲艺曲种兴盛的前提下,才可能把一种曲种的标志变成本地的一种民俗。陵川本地出现鼓书说唱的时间由此可断定在康熙以前。李教授建议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保护和抢救措施,在以上郊村为中心的一带村庄组建 “中国陵川书鼓砖雕艺术博物馆”,并将陵川地区书鼓砖雕工艺匠人还传留的技艺进行全方位的工艺流程整理,使这种国内唯一的曲种与民俗接合的书鼓砖雕工艺能够传承下去。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民间传统乐器特色《云锣》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
2024-03-23 16:09:23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
2024-03-23 14:09:51
艺术 | 汉族传统乐器《书...
书鼓,是汉族传统棰击膜鸣乐器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专用于中国北方说...
2024-03-23 14:05:54
艺术 | 汉族传统乐器《太...
太平鼓鼓框均为铁制。虽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驴皮是马皮或羊皮,皮面...
2024-03-23 14:01:44
艺术 | 民族乐器《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
2024-03-23 13:54:16
艺术 | 汉族传统乐器《堂...
堂鼓,又叫做同鼓、战鼓,清代则叫它杖鼓,是汉族传统棰击膜鸣乐器之一...
2024-03-23 13:53:36

热门资讯

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
中国手工艺术《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入,已祖传三代,其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萍乡湘东...
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
中国手工艺术《阿昌族户撒刀锻制...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过程须经下料、制坯、打...
艺术 | 民族乐器《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
重庆传统舞蹈艺术《铜梁龙舞》 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铜梁龙舞包...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维吾尔族桑皮...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以桑树枝内皮为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
中国手工艺术《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福建省武夷山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山西省清徐县地方传统技艺,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工序繁杂,经配料、蒸料、固态醋酸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