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历史悠久,但产生形成的具体时代已难考证。以鼓报警,以鼓助威,以鼓告急,以鼓为乐,这些都是安塞腰鼓的功能。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安塞腰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剽悍、虎劲、牛劲的体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艺术特点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安塞腰鼓形成了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磅礴、深厚庄重、铿锵有力、威猛刚烈、流畅飘逸的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
安塞腰鼓的角色分男性和女性。男性称“踢鼓子”,女性称“拉花”。拉花要在腰部扎上红绿色长绸带,起伴舞的作用。安塞腰鼓的表演,较为自由、灵活。表演者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由于表演人数不受任何限制,表演形式也较为灵活。一般来说,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一般有场地鼓、路鼓、山地腰鼓等。
场地鼓、路鼓
场地鼓是指在舞台、广场等固定场所进行的表演活动。舞台表演人数一般在百人左右,广场表演则可达千人左右。场地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一人单打、二人对打、多人群打等表演方式。路鼓也叫“行进鼓”“过街鼓”,是表演者在行进过程中的表演形式,以行为主,边行进边表演,主要用于民俗活动中,如正月在乡村逐村逐户拜年,腰鼓队排成一条长队,边行边打,颇有喜庆气氛。
山地腰鼓
安塞腰鼓出于参加大型电影电视拍摄活动的需要,一般都将腰鼓表演者带至黄土高原的山梁上进行表演。几百名腰鼓表演者在黄土山梁上进行表演,尘土飞扬,气势宏大壮观,极具艺术效果,由此便形成了山地腰鼓。
表演动作
安塞腰鼓的表演动作,主要有小缠腰、大缠腰、缠腰过裆、马步跳跃、击鼓射雁跳、侧蹬腿、前蹬腿、十字梅花、跑跳步、劳动步、走路步、十字步等。安塞腰鼓表演讲究“六劲”:摇头晃脑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转身有股猛劲,跳跃有股虎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要让观众看着带劲,听着鼓劲。
“场地鼓”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鼓乐齐鸣,众舞者随伞头起舞。这一段叫“踩大场”,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打开场地,拉开队伍,稳住观众情绪。第二段载歌载舞,表演节奏渐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常用的队形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门”等。到引出固定的“太阳弧”图案后,伞头站到场中央领唱秧歌,唱词视场合和对象而定。如果是祭祀类活动时,有拜庙祭文,另外.一般的演出有向观众拜年问好的,也有喜庆丰收和祝愿吉祥等内容。伞头唱时,众舞者在场边慢步转圈,并重复接唱每段的最后一句,俗称“接后音”。唱完后,伞头退出场地,由挎鼓子和拉花人场表演,走出各种复杂多变的队形。此刻不受时间的限制,舞者尽情表现各自的技艺绝招,情绪热烈,起伏跌宕,使表演达到高潮。“路鼓”是腰鼓队在行进中边走边舞,前由两名伞头领队,后随由挎鼓子和拉花组成的舞队。伞头身后的一位挎鼓子,称“头路鼓子”,全队的动作变换和节奏急缓,由他来指挥。队伍的后部,是丑角,也有一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动作并不固定,大多随意扭动,逗笑取乐,以增添节庆的欢乐气氛。路鼓由于在行进中表演,一般动作简单,幅度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马步缠腰等动作。常用的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
方阵队形
安塞腰鼓方阵的队形编排,有多种变化。这些队形,使安塞腰鼓表演场面的艺术性较强。传统的腰鼓方阵编排图案有“十字梅花”“双排灯”“九连环”“拜四方”等。这些方阵图案,充分展现了黄土地人民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伴奏乐器
安塞腰鼓伴奏主要由打击乐、吹奏乐两种组成。打击乐有大鼓、大镲、小镲、小锣、乳锣各一件或多件,有条件的地方,打击乐器可适当增加。大鼓音质浑厚,音量强大,富有穿透力,是主要的伴奏乐器。小锣、小镲等均属色彩性乐器,属于辅助乐器,增强音乐效果,使节奏更加明快和谐,使得整个伴奏热情明快,富有活力。吹奏乐主要由唢呐组成。唢呐可根据舞蹈情绪选择热烈欢快的曲牌。一首曲牌可反复演奏,也可与其他曲牌联缀,以达到与舞蹈紧密配合,烘托表演气氛的目的。
服装道具
以前,安塞腰鼓表演者的服装,统一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穿白色对襟上衣,中式白色长裤,圆口黑布鞋。后来,表演服饰有很大变化,有黑色、黄色,但白色居多。安塞腰鼓道具有腰鼓、鼓棒、花伞、彩绸四种。腰鼓是将直径20厘米的柳木截成40厘米长、中间镂空成筒状的圆柱体,两头蒙牛皮或羊皮制成。腰鼓用红绸带捆绑于表演者的腰间,起固定作用。鼓棒是两根长约30厘米的细木棒,打磨光滑,系一块红绸布,用以击打腰鼓。花伞由方阵前一人执拿,用以指挥、协调整个表演方阵。彩绸用以渲染演出的气氛。安塞腰鼓的演员讲究装饰,脸要红,眉毛粗,胡子要摆开,服装要利落,气魄要威武,不能佝腰低头。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