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是一句源自于过去农村百姓真实生活的俗语。在北方的乡村,除了一些少数集镇,几乎没有固定的理发店,剃头的师傅们都是担着剃头的挑子游走于村落之间,在大街上露天为人们刮胡子、理发。通常,剃头的挑子一头是一个柜式的小工具箱,里面盛放着各种理发用的工具;另一头是一个烧劈柴或木炭的简易火炉,用来加热剃头时用的水。
过去的人没有现在这么讲究,尤其是在乡村,人们对理发的要求没有那么高,理得头型都比较简单,也比较固定。基本上也就是平头、分头、光头这样的一些样式。一般中、青年人理平头的居多,平头既可以拉长每次理发之间的间隔,又显得精神利落。年龄稍微再大一点的则有不少人喜欢剃成光头,这样省事也便宜。只有一些上学的半大孩子和具有浪漫情调的年轻人才象模象样地留着一个小分头,多出几分与众不同。一般到街上理发的都是男人,女人们则都是在家里请左邻右居的姐妹或妯娌帮着用剪刀剪发。那时,年轻女性青睐的剪发头的头型叫法也许就是由此而来。
剃头的地点一般就在大街的路边上,夏天选一个阴凉大的树荫,冬天则找一个背风向阳的旮旯。剃头的人坐在一只不高不矮的方凳上,脖子上围着一条已经有些失去原来面目的围布,剃头的师傅则微微低头站在边上忙活着。剃头的现场往往围着许多人,他们在剃头挑子四周随意或蹲或站,有的是等着剃头的,有的则纯粹是来凑热闹说闲话的。剃头的师傅因为天长日久在外面跑,见得人多,自然知道的事情也多,因此常常是手不停,嘴也不停,一边剃着头一边谈笑风生,一股脑地把一段时间以来耳闻目睹的各种希奇和新鲜事讲给大家听。
当时,剃头的价格似乎也不怎么贵,剃个头大约就是1毛钱左右,单刮胡子好象是五分钱。但是,即使如此,对于没有什么现钱来源的乡亲们来讲还是有些囊中羞涩。虽然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是剃完头就给钱,但也有采取记帐的方式到年底或有钱的时候一起结清的,个别的还有用粮食或其他实物来抵钱的。有时,有人剃完了头,或是由于一时疏忽忘了带钱,或由于手头吃紧暂时兜里没钱,剃头的师傅通常也都不会很计较,只是随口说下次一起给吧。不过,过去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还是很高的,很少听说有因为理发而赖帐的现象发生。
剃头的师傅通常都和村里的人很熟,一是因为经常来,许多人都打过交道;二是因为三里五乡,没有亲戚,也有朋友;因此互相之间大多都很好说话,偶尔谁家有病人或走不动路的老人需要理发,他们也会拿着工具到家里去,服务到炕头。
另外,还有的人家在初生的小孩满一百天的时候需要剃一次头,不少也都是去家里理得。有的剃头师傅还和一些村子达成口头协议,定期来村里为人们理发,俗称为包庄。
在自力更生的精神鼓舞下,但主要还是缺钱的原因,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乡村还流行集资买理发工具自己剃头。
七八家街坊邻居或三五个亲朋好友大家凑上几块钱,买上一把手工推子、一把长柄的剪子和一把前窄后宽的梳子就算齐了,刚开始,会理发的人并不多,只有少数在部队当兵时学过理发的青年人会理,但慢慢地也有一些个人有所爱好的人跟着学。由于仅仅是为了理发而理发,头型并不复杂,所以后来不少人都学会了简单地理一下头发的手艺,甚至有些心灵手巧的人练就得技艺还很高,能理出专业的水平来。自己理发除了经济以外,还很方便,随时抽点空,隔着墙头招呼一声,一会就理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环境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尽管如今在城镇理发已经更多地具有享受的意义和演绎出许多浪漫的色彩,但在许多地方的乡村,依然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街头巷尾仍旧活跃着剃头师傅的身影。
资料来源:网络
上一篇:过去的农村生活《菜园子》
下一篇:过去的农村生活《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