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演艺术《吴桥杂技》
阿标
2024-03-15 22:13:00
0

1

吴桥杂技是流传在吴桥县域的民间表演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汉、唐达到兴盛,宋代时走向了民间。吴桥杂技展示人体技能技巧,门类齐全,节目阵容庞大,包括耍弄技艺、乔装仿生、动物驯化、硬气功、魔术等七大门类,共有1100多个表演节目。吴桥杂技有自己的行业神——吕祖吕洞宾,具备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素有“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

杂技特色

2

吴桥杂技来自于当地人们的生活体验,是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俗艺术,在久远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民间特色风格的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吴桥杂技演出用的道具,大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如锅、碗、盆、勺、桌、椅、几、凳,中国武术器械中的刀、枪、棍、棒等,都被吴桥杂技艺人用来做为道具,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杂技节目。在吴桥,不少人可以潇洒地骑着独轮车走街串巷,而在饭店里骑着单车送菜已成为与众不同的风景,小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忘打几个空翻,练一练倒立行走的基本功夫。两只吃饭的碗、三个红豆,或者三个花蕾,甚至三个汽水瓶盖就是一出叫做《三仙归洞》的拿手戏。在吴桥,杂技是平常百姓家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形式。据统计,吴桥杂技传统节目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乔装仿生、驯兽、马术、传统魔术、滑稽7大类486个单项,集中体现了尚武好义、百折不挠的吴桥杂技文化精神,为人们所传颂。 

分布地区

3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管辖,是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吴桥杂技文化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而形成,从业人员多,节目种类丰富,流布地区广,现今主要流布于吴桥县域、山东省宁津县和陵县的部分地区。

相关内容

非遗 | 河北省吴桥县传统...
吴桥杂技,河北省吴桥县地方传统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
2024-03-26 11:30:45
中国表演艺术《沙河藤牌阵》
藤牌阵是中国古代战场实战技击项目,仅存于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铺村,当地...
2024-03-15 23:22:01
中国表演艺术《宁德霍童线狮...
宁德霍童线狮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通过丝线控制狮子的动作和表情的一种...
2024-03-15 22:42:39
中国表演艺术《维吾尔族达瓦...
维吾尔族达瓦孜,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杂技表演项目,达瓦孜在维吾...
2024-03-15 22:39:20
中国表演艺术《抖空竹》
抖空竹,流行于北京市的传统体育,空竹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帝京...
2024-03-15 22:36:26
中国表演艺术《天桥中幡》
天桥中幡,北京市地方传统民俗杂技,中幡是装饰华丽的既具有仪仗特色又...
2024-03-15 22:33:08

热门资讯

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
中国手工艺术《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入,已祖传三代,其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萍乡湘东...
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
艺术 | 民族乐器《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
中国手工艺术《阿昌族户撒刀锻制...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过程须经下料、制坯、打...
重庆传统舞蹈艺术《铜梁龙舞》 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铜梁龙舞包...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维吾尔族桑皮...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以桑树枝内皮为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
中国手工艺术《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福建省武夷山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
中国手工艺术《蒙古族勒勒车制作...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勒勒车是蒙古族地区的牛车,又名辘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