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河北省吴桥县传统杂技《吴桥杂技》
阿标
2024-03-26 11:30:45
0

吴桥杂技,河北省吴桥县地方传统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吴桥杂技是流传在吴桥县域的民间表演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汉、唐达到兴盛,宋代时走向了民间。吴桥杂技展示人体技能技巧,门类齐全,节目阵容庞大,包括耍弄技艺、乔装仿生、动物驯化、硬气功、魔术等七大门类,共有1100多个表演节目。吴桥杂技有自己的行业神——吕祖吕洞宾,具备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素有“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

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吴桥县申报的“吴桥杂技”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Ⅵ—1。

历史起源

1

据《史记》《汉书》记载:古冀州一带曾流行一种头戴面具进行比武、斗力的游戏,民间称之为“蚩尤戏”,也就是汉时的“角抵戏”。从春秋战国,吴桥杂技已有两千八百余年的历史。1957 年,在吴桥县小马厂村,就发现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543年—550 年)北方望族封氏之墓,壁画上有蝎子爬、肚顶、倒立、马术等杂技表演,可见当时杂技艺术发展的一斑。

发展过程

河北省是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中山国成王墓中已有演练杂技形象的银首人俑铜灯出现。吴桥很早就是冀州大地杂技密集的地区,晋代墓室中已有宴乐杂技表演的壁画出现。到了宋朝,杂技走向民间,出现“勾栏”、“瓦舍”等演出形式。清代和民国时期,吴桥杂技达到鼎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吴桥已发展到60个大型杂技马戏团体,三、五个人结伴搭伙的杂技组有472个,傀儡戏90台,演员2500人,还有在异国它乡从事杂技事业的老艺人400多人。

1984年11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视察吴桥时,对吴桥杂技艺术给予高度赞扬,激发起了吴桥人民弘扬杂技文化,发展吴桥经济的大热情,杂技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繁荣阶段。 

1985年,吴桥创建了国内第一所省属杂技中专学校。自建校以来,已向山东、山西、江西、新疆等省、区杂技团体输送高、精、尖杂技新秀26人,在国内、国际重大比赛和表演中19次获奖。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90年被吸收为世界马戏学校联合会成员;1991年、1992年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少年儿童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1987年,文化部、河北省政府在石家庄举办了以吴桥命名的第一届“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使河北省成为继巴黎、摩纳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际杂技赛场。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在两千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吴桥杂技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着。它供奉“吕祖”为自己的行业神,创造了行业“春典”(即行话),衍生了表演中的“说口”“锣歌”等口头文艺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道具、管理以及传承等方面的规则,构成了完整的行业文化体系,素有“十方杂技九籍吴桥”“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之说。

吴桥杂技艺术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有其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带着浓郁的生产生活气息,几千年传承就是其强大生命力的证明。吴桥杂技艺术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既有国家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包含着独特地域风骨的燕赵精神。

传承状况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演出组织形式、活动形式的改变,老艺人、老教练、老手艺人越来越少,行业规矩淡化,吴桥杂技文化有逐渐走向消亡的危险,亟待挖掘和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王保合,男,汉族,1944年生,河北吴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魔术师。王保合出身于杂技世家,6岁从其祖父王玉林(老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卸索大王)学艺,1951年开始登台表演。其传统戏法“三仙归洞”演出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速度快、趣味强。缩骨表演因需从小练习,相当艰苦,很难找到传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王保合先后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第三届全国魔术比赛金菊银奖。曾获“著名表演艺术家”称号,被誉为“鬼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于金生,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地区:河北省吴桥县,项目名称:吴桥杂技。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吴桥县杂技团获得“吴桥杂技”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吴桥杂技项目保护单位吴桥县杂技团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河北省吴桥县传统...
吴桥杂技,河北省吴桥县地方传统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
2024-03-26 11:30:45
中国表演艺术《吴桥杂技》
吴桥杂技是流传在吴桥县域的民间表演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汉、唐达到...
2024-03-15 22:13:00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