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艺术《绍兴莲花落》
阿标
2024-03-15 11:48:55
0

1

绍兴莲花落,又称“莲花乐”、“莲花闹”,是浙江绍兴一带的曲艺种类之一。

绍兴莲花落,形成之初以沿门说唱为主,此后艺人又开始以绍兴方言说唱长篇书目,其说表语言通俗生动,唱词通顺流畅,幽默风趣,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代表性曲目有《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

艺术特色

演出形式

2

绍兴莲花落在演出形式上,一般以三人为一组进行表演,采用一人主唱和两人帮唱的形式,帮唱的两人兼做伴奏,分别为敲板和弹拉四胡。其唱说形式为,唱说者一人手执三敲板、纸扇,桌置醒木。伴奏为敲板一人,四胡一人,或加置琵琶一人,以琵琶随托平板部分的演唱。20世纪中期,绍兴莲花落开始改变原来徒歌清唱、人声帮接的形式,出现了以四胡伴奏,逐步形成传承至今的“基本调”。现在绍兴莲花落唱腔除演唱基本调外,时有穿插演唱绍剧、越剧和民歌小调等,并开始尝试男女双档演出,除说唱外,还增加表演。

表演特征

绍兴莲花落的说白唱词采用绍兴方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音乐唱腔朴实流畅,娓娓动听;故事情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唱腔曲调

绍兴莲花落的唱调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为“哩工尺”,后期为“基本调”。两种唱调皆以方言土语入唱,唱辞大致以七字为基本,在铺叙故事中,往往随口增步加逗,然而辞句必以三字为结,故唱辞常因人而异。前期唱调“哩工尺”以说唱者一人主唱,另二人帮唱(其中一人以板、鼓击节)。唱调由“滚唱”与“帮唱句”构成。其具有畅顺的叙事功能,特别是“平(板)”,因其落音多样,对应与节奏疏密错杂,给唱说者叙事抒情以极大便利。

音乐结构

音乐结构为:起板一前奏―起腔一间奏―平板一转句―落调一尾声。

流行地区

3

绍兴莲花落主要流行于绍兴、上虞、余姚、慈溪、萧山和杭州一带。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浙江省绍兴县传统...
绍兴莲花落主要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
2024-03-25 22:18:56
中国曲艺艺术《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又称“莲花乐”、“莲花闹”,是浙江绍兴一带的曲艺种类之...
2024-03-15 11:48:55

热门资讯

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
中国手工艺术《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入,已祖传三代,其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萍乡湘东...
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
艺术 | 民族乐器《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
中国手工艺术《阿昌族户撒刀锻制...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过程须经下料、制坯、打...
重庆传统舞蹈艺术《铜梁龙舞》 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铜梁龙舞包...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维吾尔族桑皮...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以桑树枝内皮为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
中国手工艺术《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福建省武夷山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
中国手工艺术《蒙古族勒勒车制作...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勒勒车是蒙古族地区的牛车,又名辘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