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传统手工技艺,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九世纪中叶以后,维吾尔族的祖先西迁到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承袭了当地古人的制陶技艺,经过不断地完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族土陶,相传至今。
从制作方式上,维吾尔族土陶器可分为素陶、釉陶和彩绘釉陶三种。素陶器有花盆、花缸等,维吾尔族热爱花卉,居家多植花木,向有用花盆,花缸栽种各色花卉及无花果树、夹竹桃等观赏植物的习惯,故花盆、花缸很是普遍。维吾尔族大量使用木器,故未见瓦盆面世。
维吾尔族土陶器中还有大量的壶型器物,都用彩釉装饰得五彩缤纷。在造型上,各类缸与汉族地区的缸造型相似。而罐和餐具则形式多样,与内地同类器皿相比,维吾尔族的陶器普遍夸张。独特的造型主要体现在各种壶上,具有鲜明的阿拉伯风格。形制、色彩、造型如此丰富,说明了维吾尔族制作土陶器的技艺比较成熟,且自成一家。
选土制泥
选取细腻、吸水性强的黏土,将土块砸碎,筛去杂质,配上水泡浆,踩、揉,并在作坊一层的阴凉处(作坊多为二层)发酵1——2天。
加工成型
维吾尔土陶的造型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模制法:即用模具来制坯。将泥料打成片状置入模型内用力压制,稍干取出,即成坯胎。模制有单面模,也有双面模,维吾尔土陶中造型精美的玉用扁壶就是用前后两块模具压出型后在粘在一起烧制成型的。
2、拉坯法:将泥料放在转动的轮盘上,工匠双脚转动驱动轮(也有两人合作,一人摇动驱动盘带动制作坯具轮的),凭借轮盘的转动,坯泥在轮盘上快速旋转。工匠用手采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型。用这种轮盘拉制的器皿坯胎限于圆型物品,一般底厚口薄,多见于碗、盘、罐、壶、缸、盆等。
3、旋制法:将泥坯放在转动的泥盘上,用手和辅助工具结合,犹如立起的旋床,便可将泥坯旋制成带有旋纹的壶和瓶、罐等。
4、粘接法:是一种辅助造型的方式。有些物件的柄和嘴,或局部的贴花,用泥雕刻做成所需的附件,再用黏性大的泥浆,把附件粘接到需要的部位即可成型。
制釉上釉
釉主要是用铅熔炼的。把铅熔成液体后加入石英砂,并快速搅动,直到铅熔液和石英分解成散状,表现为青灰色。再按比例放入石英粉,炒成黄灰色,让铅彻底熔入石英粉中,即成铅釉料。
筛磨:先用细网筛筛出石英砂,再把筛过的釉料放入锅中,每次放一小碗用一平滑的石头精心研磨。随后为防止颗粒存在,可用细筛过一遍最好。
施釉:把晾干的胎坯用毛刷清去浮土,然后将釉料加水调成糊状,在绘好的器物胎坯上浇淋一层釉即可。
装窑烧制
把上釉的胎坯彻底晾干,按规律装入窑中,相互要有间隙,装好窑后封好窑顶部,将备好的灌木、干柴点燃开始烧制。首先小火烧1小时左右,窑壁变白,然后开始加大火候,烧1~1.5小时,观察口可看到窑内胎坯开始由橘红——橘黄红——陶釉发亮透明即可停火。封死窑的全部通气口,焖到第二天开通风口散热,凉后可将完美的陶器取出,名曰“出窑”。
维吾尔土陶是一种低温釉陶器,以灌木、树枝为燃料,窑温控制在 800℃左右,用含铁、铜、铝等元素的矿物质做釉料着色。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上一篇: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下一篇:中国手工艺术《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