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中国广东省、香港、澳门传统手工《凉茶》
阿标
2024-03-28 11:42:25
0

凉茶,流行于中国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2005年5月,被广东省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2006年5月10日,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属于民间知识(15)。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89;2014年6月,被列入《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类型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编号4.1.1 ;2017年8月14日,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9月25日,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2019年10月8日,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1

西晋光熙元年(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以凉茶配方为载体,创造出了与凉茶配方作用相匹配的指导人们饮用凉茶的专业术语,奠定了凉茶的理论基础。

清道光八年(1828年),王泽邦在广州市十三行靖远街开设了第一间凉茶店。

“文革”中,凉茶文化虽遭到了严重破坏,不仅凉茶铺关门,有关凉茶的制作器具、遗址、遗迹、史料、照片等文物也所剩无几,但其在港、澳地区仍经久不衰。王老吉、上清饮、健生堂、邓老、白云山、黄振龙、徐其修、春和堂、金葫芦、星群、润心堂、沙溪、李氏、清心堂、杏林春、宝庆堂等16个凉茶品牌的54个配方及其所构成的凉茶文化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

2005年,中国国内凉茶饮料不足100万吨。

2006年,凉茶饮料产量实现快速增长,达到近400万吨。

2010年,凉茶饮料产业达到2500万吨,超过可口可乐全球销量。

2015年,凉茶增速逐年下降。

2018年,中国凉茶市场规模只剩下470亿,同比下降18% 。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凉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广泛的民间性、公认的有效性、严格的传承性及后发效应,使其成为世界饮料的一匹“黑马”。凉茶产量超过200万吨(含港、澳地区),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及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近二十个国家。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和发扬凉茶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传承状况

凉茶行业尤其是传统凉茶的凋零,不仅受到新式茶饮等诸多饮料行业竞争对手的冲击,也和其自身的局限性有关。传统凉茶的苦味本就不讨喜,而且由于地域及气候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在两广(广东与广西)市场以外的地方,人们一般不太理解老广常说的“湿气”和“上火”是什么概念,也就没有饮凉茶的习惯 。

保护措施

2011年7月20日,“凉茶成功申遗五周年暨凉茶文化与产业发展峰会”在京召开,51家非遗凉茶品牌秘方及专用术语拥有企业共同签署了《凉茶文化与产业发展公约》。

2012年,广东省凉茶博物馆由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协会、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筹建成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传承宣传阵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黄埔区科普基地等,在传承国家非遗、传播中华中医药、岭南凉茶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获得“凉茶”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凉茶项目保护单位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评估合格。“凉茶”项目原保护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中国广东省、香港...
凉茶,流行于中国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传统技艺,...
2024-03-28 11:42:25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四川省布拖县传统音乐... 口弦音乐,流行于四川省布拖县、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