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西藏传统手工《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阿标
2024-03-27 14:07:52
0

藏族人民常用的毛织围裙在藏语中称为“邦典”,具有装饰、耐寒等功能。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是藏族围裙的主要产地,因而有“邦典之乡”的美称。

2006年,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1

邦典溯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杰德秀镇生产毛织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生产围裙也已有五六百年。在历史上,该镇店铺众多,家家户户都拥有一台或多台织机,所织造的氆氇曾为历代贡品,相传文成公主所穿的氆氇服装便产于该镇。经过世代传承和改进,杰德秀镇的毛织品在品种、图案、色彩和技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镇上约有780户2200人,几乎家家生产毛织围裙,产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还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及西欧国家。

卡垫溯源

早在公元11世纪,在年楚河中游地区(即今白朗县一带)就有一种名为“旺丹仲丝”(即“卡垫”)的手工技艺品。这一地区一直是西藏地毯的传统产区,织造技艺得到了较大发展,并形成了系列图案。之后,江孜人民在传统卡垫手工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孜地毯。民国年间,英国商人曾在江孜开设小型工厂和技艺学校,产品出口到欧洲。

传承意义

1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孜县文化和旅游局、贡嘎县文化局(文物局)会获得“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西藏贡嘎县文化局(文物局)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西藏自治区传统手...
藏族造纸技艺,西藏自治区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藏...
2024-03-27 21:33:04
非遗 | 西藏自治区传统手...
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是西藏自治区传统手工技艺。2006年5月20...
2024-03-27 17:06:28
非遗 | 西藏传统手工《藏...
藏族人民常用的毛织围裙在藏语中称为“邦典”,具有装饰、耐寒等功能。...
2024-03-27 14:07:52
中国手工艺术《藏族邦典、卡...
藏族人民常用的毛织围裙在藏语中称为“邦典”,具有装饰、耐寒等功能。...
2024-03-16 15:10:01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