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北耍孩儿》
阿标
2024-03-23 15:26:32
0

雁北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流行于山西省大同市及其周边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础,并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的影响发展起来的。雁北耍孩儿曲调古朴、婉约、豪放、细腻,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优美动听,悦耳感人。其演出形式纯属舞台表演,在唱、做、念、打综合艺术中以舞见长,传统唱腔在一出戏里,基本上是将主曲(平曲子)多次重复演唱,属单曲体的联套形式,旋律委婉流畅,音质浑厚铿锵,便于抒发悲壮的感情。

2006年5月,雁北耍孩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1。

历史渊源

1

关于耍孩儿剧种形成的民间传说,专家的考证有较多的传奇色彩和情趣性,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汉代王昭君出塞,目睹沿途凄凉景色,顿起思乡之情,路经山西大同,夜宿琵琶小店,弹琴而歌,哭哑歌喉。当地百姓为纪念昭君,遂模仿昭君嘶哑歌喉及曲调演唱。因袭她的悲凄哭声,辗转流传,便成为这种曲调。二说为:唐代时,唐明皇得一子终日啼哭不止,屡医不治,下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皇子听后破啼为笑,唐明皇大喜,赐此小曲名为耍孩儿。

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

耍孩儿戏最初流布于山西省北部大同、怀仁、应县一带,现今集中保存于山西省大同市。在产生的早期,耍孩儿戏的演员都是农民,农闲季节组织临时班社进行演出,活动范围较小。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这个剧种的班社曾遍布于桑干河两岸。光绪以后,随着剧种的日渐成熟和发展,艺人的流动、活动区域逐年扩大,足迹所至南到榆次、阳泉;西迄宁武、神池;东达灵丘、广灵;北向内蒙古的河套一带延伸。咸丰五年,雁北严重荒旱,大批农民“出口”谋生,耍孩儿戏亦随之传到内蒙古直至黄河河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耍孩儿戏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名望的耍孩儿艺人不断涌现,至抗日战争前夕,在舞台上唱红的耍孩儿艺人有:崔甫(水仙花)、张生银(骆驼旦)、赵珍(盖天红)、辛致极(飞罗面)、高宪(三娃旦)等。声望较大的班社有:大同的“开元班”、口泉的“旺盛班”、怀仁的“德胜班”、应县的“永兴班”、“天宝班”、“合益班”等。

解放后,耍孩儿更加活跃。1954年大仁县组建了第一个专业耍孩儿剧团——工农剧团(后改称大同市民间戏剧团)。在农村的业余剧团中,演耍孩儿的剧团更是占各种地方剧种之首。

传承保护

1

传承价值

“耍孩儿”中“小寡妇哭坟”的设计,所唱“二月引钱龙”民歌选自雁北农历二月二求雨的民俗,充满了民间生活的乡土气息。还有《扇坟》中娘子戴的“麻冠”来自雁北白事中的“孝帽”。大同耍孩儿团所排《琵琶声声》(2007)、《唐明皇与耍孩儿》(2006)等戏曲都是以本地区的历史传说为模型,改编而成的历史大戏。从当地戏曲剧目中也可以折射出强烈的民俗文化诉求,比如对传统美德的颂扬、对伸张正义的渴望、对因果报应的笃信不疑、对宿命论的认同、对贪官污吏及其贪赃枉法行为的口诛笔伐等等,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爱恨情仇,是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传统戏曲中的生动表现。

传承人物

薛瑞红,艺名“小小飞罗面”,女,汉族,1966年5月生,山西省怀仁县人。2006年5月,雁北耍孩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编号IV-41。2008年2月,薛瑞红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薛瑞红为国家一级演员。出身梨园世家,父亲薛国治,艺名“小飞罗面”,著名耍孩表演艺术家,师从“飞罗面”辛致极。薛瑞红从小受父母的艺术熏陶,1979年考入大同市艺术学校耍孩儿班,主攻小旦、花旦兼青衣;1982年毕业,入大同市耍孩儿剧团参加工作。

王斌祥,男,汉族,1962年6月生,祖籍山西省应县,现居山西省大同市。2008年2月,王斌祥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大同市申报。王斌祥为国家一级演员。1979年他考入大同市艺术学校“耍孩儿班”,师承耍孩儿演员辛致极、高宪、薛治国、孙有等。1982年毕业,入大同市耍孩儿团工作。

保护措施

1978年,大同市艺术学校招收了耍孩儿班,1982年在大同市艺术学校耍孩儿班师生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同市耍孩儿剧团。2003年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也开办了耍孩儿班,为保护地方剧种的传承培养了接班人,为保护发展地方剧种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为了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耍孩儿艺术,大同市耍孩儿剧种传习中心和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再次联合招收耍孩儿学员18名。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大同市耍孩剧种传习中心获得雁北耍孩儿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大同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山西省河南省传统...
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唐代贞元二年的临猗县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
2024-03-25 15:43:48
非遗 | 山西省右玉传统戏...
道情是汉族传统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
2024-03-23 22:20:41
非遗 | 山西灵丘传统戏剧...
灵丘罗罗腔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
2024-03-23 15:51:53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
2024-03-23 15:26:32
非遗 | 山西省地方传统戏...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古称...
2024-03-21 20:41:16
非遗 | 华北地区传统戏剧...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
2024-03-21 20:30:49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