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广东醒狮)》
阿标
2024-03-21 12:45:54
0

1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

2006年5月20日,狮舞(广东醒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Ⅲ—5。

历史渊源

1523158291-1

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

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后流传到广州和遂溪。

明清时期,遂溪醒狮开始表演。

明末清初,两广地区就盛行春节醒狮民俗。迟至清乾隆年间,佛山已流行醒狮。

清末民国时期,醒狮与佛山的武馆相结合,出现了“一般武馆都设狮”的现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醒狮被当作封建迷信而被禁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一年四季,开张庆典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队一般上街采青、巡演。

改革开放后,广东醒狮活动得以恢复并与日俱增,广东佛山、湛江、广州等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群众性狮艺普及,不少地方成立了醒狮队,每逢节庆及重大活动、庆典,必有醒狮助兴。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条件较好的街道、村镇开始有组织地成立龙狮团。

1980年,荔湾华林武术醒狮团成立,是荔湾区最早成立的醒狮队,也是广州市唯一一家由街道组织的醒狮团。

1985年1月1日, 在广州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总工会的直接领导下,广州工人醒狮协会在广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隶属市总工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醒狮协会。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经济冲击下,许多年轻遂溪村民都外出谋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的娱乐方式也随之增多,很多村民不再愿意从事枯燥又没前途的醒狮活动。

1997年,番禺沙湾镇沙坑村龙狮团成立。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广东醒狮成为中国全国知名的、广东特有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深远。

保护状况

据书籍《舞龙舞狮》内容,遂溪县民间醒狮团队已有255个,其中高桩狮28个,地狮227个,能够参加表演的人数超过上万人。

传承人物

黄钦添,男,1965年生,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编号05-2201,申报地区:广东省佛山市。

李荣仔,男,汉族,1965年生,广东遂溪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编号02-0348,申报地区:广东省遂溪县。

保护措施

2003年12月,遂溪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

2009年2月4日,遂溪文化艺术学校与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黄飞鸿中联武术龙狮协会联合办学,在遂溪文化艺术学校成立“广东省龙狮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团体会员”、“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南海黄飞鸿中联遂溪训练基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遂溪县文化馆、广州市番禺区沙湾文化中心获得狮舞(广东醒狮)保护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狮舞(广东醒狮)原保护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沙湾文化中心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广州市番禺区沙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民间舞蹈特色 | 藏族《锅...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
2024-03-23 13:42:38
民间舞蹈特色 | 土族自治...
安昭是一种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于互助。每当欢度佳节、庆祝丰收和举行...
2024-03-23 13:38:17
民间舞蹈特色 | 甘肃卓尼...
巴郎鼓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语称“莎姆舞”、“莎目舞”、“沙...
2024-03-23 13:35:21
民间舞蹈特色 | 少数民族...
撒拉族民间舞蹈。撒拉族的民间舞蹈动作灵敏,富于表现力,具有中亚细亚...
2024-03-23 13:31:46
民间舞蹈特色 | 中国地区...
灵星舞,汉代舞蹈。由男童16人表演。动作模拟田间劳动,有除草、耕种...
2024-03-23 13:27:42
民间舞蹈特色 | 中国地区...
钹舞,亦称“花钹舞”、“飞钹”、“对花钹”。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2024-03-23 13:22:50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