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寿山石雕》
阿标
2024-03-14 23:46:51
0

2

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最终形成。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寿山石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出现东门、西门两大流派。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

文化特征

1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雕追求既雕既琢的艺术效果,提倡返璞归真,故以“相石”为重要环节,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

寿山石雕已由古墓葬出土的文化中看到的极为简练的技法,发展为现代精细的高浮雕、镂空雕、透花雕和圆雕等。一件寿山石雕精品往往综合应用各种传统技法。福州的寿山石雕除了各种类型圆雕及图章外,还与脱胎漆器、象牙雕刻相结合,制成各种屏风、围屏、挂联等。

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简练的刀法,有朴茂的刀法,有浑厚的刀法,有秀凌的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鉴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一番情趣。

在雕刻艺术上,寿山石雕讲究“相石取巧”,就是根据石料的形状、色彩和纹理等特点进行构思,因势造型,因材施艺,因色取巧,使自然色相和奥妙神工浑然一体。寿山石雕的最大特点是巧色的利用,寿山石有十多种颜色,色彩非常绮丽,艺人们雕刻之前要经过一番相石的过程,这相石的过程就是要看它表面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初步构思,刻进去以后出现其它颜色还要进一步地构思。寿山石雕不仅具有边创作边构思、巧色利用非常好的特点,而且强调不要拼接,一般好的作品是没有任何拼接的,整块石头原来什么样刻出来基本上是什么样,都是纯天然的。

寿山石雕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通常在一块寿山石上,有红、黑、黄、青等数种颜色,相互交错成自然斑纹。艺匠们根据石块的形状、色泽和纹理进行构思和艺术加工,雕刻成人物、走兽、山水、花鸟、果蔬、海味等陈设欣赏品和印章、文具、烟缸、水盂等实用工艺品。

工艺流程

从原始矿石到艺术品,寿山石至少要走5道工序即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同时,还要采用各种雕刻技法。

3

相石

寿山石雕艺人在创作动刀之前,总要对着待雕刻的石料仔细揣摩一番,这就叫“相石”。所谓相石,就是在动刀前,对石料仔细揣摩,根据每块石料的形状、石质、纹理、色泽,选择与之设计相适应的题材、造型和表现技法,掩蔽石料的疵病,使作品的内容、艺术形式同石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寿山石本身所具备的天然丽质、五彩的巧色,甚至于其特殊的纹理等等构成寿山石所特有的材料属性。

创作的前提是面对已有的天然色彩和石头本身的筋、裂痕等等的原石形状物,创作的想象空间不能割舍对原石色彩走向、纹理特点的研究,然后结合所学,对石材进行艺术加工,使寿山石本身的天然色经过人的构思、雕刻而达到人石合一的艺术效果,如何做到巧到自然、巧到极至,这是历代艺人们所追求的一个境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相石”在创作过程中是极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相石”揣摩推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坯

运用雕刻工具,将原料的多余大块面切除,使其适合于作品题材的需要并在粗坯的基础上,继续雕琢景物的各部结构,达到表现作品的基本造型和内容。

凿坯

凿坯时先粗后细,由表及里,通过凿坯,使作品所表现的景物如人体的结构、衣饰,动物的毛发、肌肉,山峦的皱法,树木、花卉的枝叶、瓣蕊以及配景的细节等,都应该达到清晰精确。

修光

修光是雕刻的最后修饰过程,依靠不同的刀向和刀法,刻划出景物的气质和精神。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福建省福州市传统...
寿山石雕,福建省福州市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
2024-03-26 21:38:27
中国刺绣艺术《蜀绣》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
2024-03-16 14:26:46
中国绘画艺术《衡水内画》
衡水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主要分布在...
2024-03-16 13:51:12
传统艺术《寿山石雕》
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独立的寿山石...
2024-03-14 23:46:51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衡水内画...
衡水内画,是河北省衡水市民间传统美术,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
2024-03-13 16:28:24

热门资讯

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
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
探秘中国画,艺术传承与文化特色 中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中国画家...
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 油纸伞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以手工...
艺术 | 江苏扬州传统戏剧《扬... 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扬...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金陵刻经》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南京的传统手工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约起源于唐朝。公元1866年(清朝同治五年)...
中国手工艺术《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福建省武夷山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
中国手工艺术《拉萨甲米水磨坊制... 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是西藏自治区传统手工技艺。甲米水磨坊约建于公元17世纪,磨坊显现了中国藏族人民...
艺术 | 陕西省汉族戏剧《碗碗... 该剧种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一带,清初时就已经形成并且成熟完善,历史剧目一直都是用皮影戏形...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