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福建省福州市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最终形成。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寿山石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出现东门、西门两大流派。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
2006年5月20日,寿山石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35。2019年11月,寿山石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南北朝时期
寿山石雕的起源因考古的发现和鉴证而逐步推前。迄今为止所出土的寿山石雕文物,最古老的应为南北朝(公元420—589年)。1954年在福州仓山区桃花上福建师范学院工地上发现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猪一件,高1.1厘米,长6.4厘米,伏卧状,是用长方形的福州寿山老岭石雕刻,线条、刀法简练,形态粗犷。1956年以后的近十年中,福州又陆续从发掘的十五座六朝墓葬中出土了同类的寿山石小猪。1965年在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发掘的一座南朝墓葬,也出土了类似的石猪一对,同时出土的还有“元嘉二十二年乙酉”的纪年墓砖。元嘉二十二年,即公元445年,可证寿山石雕艺术至少开始于一千五百年前。
唐宋时期
唐代时期,国家经济繁荣,佛教兴盛,寿山大兴寺院建筑,寿山石雕也得以在此期间快速发展,成熟阶段。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从前后两部《观石录》可知寿山石在两宋时已大量开采,专业、非专业的石雕队伍亦已形成,寿山石刻也被列为贡品。
元明之间
元代之前,印章多数以铜、铁、玉为材。元明之间,民间流行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寿山石章以洁净如玉、柔而易攻而应运而生,倍受书画家、篆刻家的赏识,自此,篆刻家自行奏刀,追奏仿汉、斑驳淋漓,中国独特的篆刻艺术得以风行和发展。
明清时期
清代是寿山石雕的昌盛时期,史籍记载,雍正时寿山石雕已纳入官府的征税范围,雕刻艺术因材施艺,分别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动物及玉镶嵌各种器皿,印章的钮饰更加精致多样,表现技法上出现了阴刻和链条技法,乾隆皇帝用过的一套“宝印”,就是用一块田黄刻制并由两根链条连接起来的三颗印章! 技艺高超,堪称国之瑰宝。
明代,寿山石的钮饰艺术得到长足发展,雕刻艺人在继承古代玉玺、铜印等钮饰基础上,造诣很高,风格独特的印钮艺术,寿山石章成了文人墨客们的心爱之物、珍藏之宝。由于石章钮饰的出现,寿山石雕技法有了很大的变革与发展,刀具、握刀与运刀的方法都有了改变,过去的石俑,主要以肩膀顶着木柄长刀具雕刻,刀向多显直线,对于细小的印章钮头来说这种方法显然不适用了,刀具演变成为手凿与修刀,完全用手掌握,运刀如笔,刀法刚柔相济,婉转流畅,所表现的形象婀娜多姿,更臻完美,同时,受中国画的影响,出现了高浮雕技法、皱法雅洁,实有画意,从此,寿山石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承价值
寿山石的石质、石色、石形和石纹均千差万别,品种繁多,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加之石雕艺人因材施艺,在作品中融入质朴隽永的情感趣味,故而寿山石雕作品普追具有材质美、工艺美和意境美的审美特性。
寿山石雕在中国传统玉石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相关雕刻品已成为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征。寿山石雕追求既雕既琢的艺术效果,提倡返璞归真,故以“相石”为重要环节,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
传承现状
寿山石为珍稀的石材,其资源管理在近数十年一度处于无序状态,导致开采过甚,给石雕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许多老艺人年事渐高,已无法继续雕刻,而传统的师承关系又遭到破坏,寿山石雕技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
传承人物
冯久和(1928—2022),男,汉族,福建福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创作研究员。
林亨云(1930—2018),男,汉族,福建福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陈礼忠,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截至2016年,福建省寿山石雕的生产制作单位,已由传统的福州地区发展到十多个县市,从业人数达二十多万人,各种精美的石雕产品行销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有关部门加大了宣传、扶持和保护寿山石的力度。不但在寿山石的产地建立了寿山石文化村和中国寿山石艺术馆,扶持寿山石雕艺术创作,同时还划定保护范围,制止滥采滥挖。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