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艺术《邢台梅花拳》
阿标
2024-03-15 23:15:09
0

1

邢台梅花拳,流行于冀南邢台广宗、平乡和威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武术拳种。

邢台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梅拳,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领导层侧重研究集“三教”学说精义的文理,负责管理拳内事务;武场弟子通过武功锻炼体悟拳理拳法。武功锻炼的层次和形式分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四部分。梅花拳的动作套路朴实大方、威武雄壮,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技击制敌的实战功能。

武术特色

2

邢台梅花拳多以口传身授形式授徒,基本内容包括文理和武功两大类:

1、文理“未学艺,先知理”,梅花拳的文理吸收了佛、道、儒三教的思想理论,融合了周易八卦阴阳五行等精义妙法,讲究修心养性,炼神炼气,要求练功者身心并练文武兼备,方可知“进退之中有妙招,趋避之内有利害”,“如天之无不覆,地之无不载”。

2、武功:梅花拳的练习,首先要从基本功练起,其内容主要有:拳法、腿法、腰法、步法等练习。武功锻炼的层次和形式分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四部分。梅花拳还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其指导思想和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无极”原理,因此梅花拳又被誉为“文化拳”。

邢台梅花拳,布桩图形有北斗桩、三星桩、繁星桩、天罡桩、八卦桩等。桩势有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等五势,套路无一定型,其势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快而不乱。”

邢台梅花拳,是邹宏义始祖总结了集干支术数之精华,融阴阳生克之奥梅花拳理,星转斗移,寒暑往来,天下始于一,成于三,行于五,定于七,终于九,万物通变之术,皆其术数也。外有五式开合,内有吐呐升降,风格独特。

梅花拳具有独特的演练鼓乐。往往配以打击乐渲染气氛,使人精神抖擞。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河北省邢台市传统...
邢台梅花拳,流行于冀南邢台广宗、平乡和威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武术拳种,...
2024-03-26 14:05:09
非遗 | 河南省焦作市传统...
2006年,陈氏太极拳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
2024-03-26 14:01:59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
2024-03-26 14:01:25
中国武术艺术《邢台梅花拳》
邢台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梅拳,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领导层...
2024-03-15 23:15:09
中国传统武术拳法之一《罗汉...
罗汉拳,又名少林罗汉拳,发源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少林寺,是中国...
2024-03-11 23:04:36

热门资讯

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
中国手工艺术《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入,已祖传三代,其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萍乡湘东...
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维吾尔族桑皮...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以桑树枝内皮为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
中国手工艺术《蒙古族勒勒车制作...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勒勒车是蒙古族地区的牛车,又名辘轳车...
探秘中国画,艺术传承与文化特色 中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中国画家...
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 油纸伞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以手工...
艺术 | 江苏扬州传统戏剧《扬... 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扬...
艺术 | 民族乐器《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