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工艺术《安塞剪纸》
阿标
2024-03-16 13:56:17
0

1

剪纸(安塞剪纸)历史悠久,是民间靠世代口授心传,保留下来的一种民间美术。20世纪70年代以前,安塞乡俗给儿子定亲有“不问人曙好,只要手儿巧”的说法,就是要看女方裁剪衣服、鞋样、剪窗花的功夫。安塞剪纸的形式较多,有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围肚花等等。

文化特征

1

安塞妇女剪纸没有草稿,总是先剪出图案的轮廓,再运用各种花草、锯齿等纹饰,随意采用夸张、象征的手法进行局部装饰,增强剪纸的艺术和审美效果。例如剪纸老艺人张芝兰的“娃娃戏鸡”,娃娃和鸡的身体都是用大大的花朵进行内部装饰。这是陕北安塞剪纸的独特风格。安塞剪纸风格粗犷浑厚、质朴天真,具有浓郁的陕北民间气息。有窗花、棚顶花、炕围花、团花、喜花、枕花、鞋花等等,表现形式多样。剪纸作品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并且承继着古老的民间故事和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习俗。

制作工序

2

安塞剪纸以单色剪纸为主,只是在布置环境时颜色相互搭配。在剪法上分双饺、单饺和零饺。双饺,也就是折叠剪纸,剪一些对称图案和局部对称纹饰,如团花等。单饺,凡不能对称剪的形象,就用单饺,如剪一匹马。双饺和单饺相结合,是安塞剪纸的传统饺法。大部分老年人都喜欢用双饺和单饺相结合,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例如外形轮廓运用单饺,其他纹饰都用局部双饺,剪纸味特别足。零饺,是将一幅剪纸局部形象分开单独剪出,然后在纸上拼成完整的图案。

题材作品

3

安塞剪纸的形式较多,有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围肚花等等。内容大致分为几类,一是用于春节美化环境,吉祥如意的题材较多,如飞禽、花草、牛羊猪狗、狮子老虎等;二是用于婚娶装饰洞房的,多石榴牡丹、成双鸟禽等;三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底样的,多双石榴、双桃、虎娃等图案;四是用于迷信礼仪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用作招魂的纸人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陕西省安塞县传统...
剪纸(安塞剪纸),陕西省安塞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4-03-26 17:09:36
非遗 | 云南省潞西市传统...
剪纸(傣族剪纸),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传统美术,国家级...
2024-03-26 17:05:33
非遗 | 广东省佛山市、汕...
剪纸(广东剪纸),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市、潮州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
2024-03-26 17:01:39
非遗 | 浙江省乐清市传统...
剪纸(乐清细纹刻纸),浙江省乐清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
2024-03-26 16:58:50
非遗 | 江苏省扬州市传统...
扬州剪纸,江苏省扬州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
2024-03-26 16:54:21
非遗 | 辽宁省锦州市传统...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辽宁省锦州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2024-03-26 16:43:55

热门资讯

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
中国手工艺术《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入,已祖传三代,其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萍乡湘东...
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维吾尔族桑皮...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以桑树枝内皮为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
中国手工艺术《蒙古族勒勒车制作...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勒勒车是蒙古族地区的牛车,又名辘轳车...
探秘中国画,艺术传承与文化特色 中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中国画家...
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 油纸伞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以手工...
艺术 | 江苏扬州传统戏剧《扬... 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扬...
艺术 | 民族乐器《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