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上海地方传统戏剧《沪剧》
阿标
2024-03-23 17:31:42
0

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

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已有艺人流入上海,并固定在茶楼坐唱,称作本滩。1914年,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

2006年,沪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54。

历史渊源

1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清嘉庆年间,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农村有山歌,又称东乡调。以后出现滩簧,又称花鼓戏。到同治光绪年间,表演演员有上、下手,成为自奏自唱“对子戏”。

同治七年(1881年),遭江苏巡抚严禁。

光绪五年,滩簧艺人许阿方等在上海各县乡镇上海县城新北门、十六铺一带卖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许阿方、庄羽生等8人在公共租界升平茶楼登台坐唱演出。滩簧有别于在上海演唱的苏滩等,称本地滩簧,简称本滩或申滩。

1914年,演员施兰亭、邵文滨、丁少兰等发起组织振兴集,将本滩易名为申曲。

1915年后,申曲进入游乐场演出。

1918年起,施兰亭等率班巡回演出于天津、北京、武汉等地,扩大申曲影响。

1925年,文明戏演员范志良等转人申曲班子,导入文明戏剧目,演出实行幕表制。编排反映上海现实生活的《离婚怨》,开创申曲演时装戏的先例。

1930年初,又演出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的时装戏《黄慧如与陆根荣》等。

1934年11月,上海申曲歌剧研究会成立。

1937年上海沦陷后。申曲演出一时繁荣,观众骤增。不久,文月社改为文滨剧团,各商业电台竞相邀沪剧班社播唱特别节目,上海街头巷尾终日有申曲播唱。

1941年1月9日,上海沪剧社成立,在演出广告上标明“过去的本滩叫做申曲,今天的申曲改称沪剧”,首次为“沪剧”剧种定名。同时,根据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改编成同名沪剧,演出用固定剧本,舞台软景改为立体布景,化妆改水粉为油彩,用灯光效果。此后各个剧团相继效仿。演出的新剧,有《秋海棠》《啼笑因缘》等。

20世纪40年代初,《贤慧媳妇》《恨海难填》《阎瑞生》拍摄成沪剧电影。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初,全市有13家沪剧团。8月,沪剧界几乎所有主要演员参加演出《白毛女》,举办3届戏曲研究班和2届春节演唱竞赛。

1952年,上海沪剧团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新创作剧目《罗汉钱》,获剧本奖。

1953年2月,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成立。1953年,各剧团进行“民主改革”,上海沪剧团改制为由国家主办的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各民办沪剧团改集体所有制。创作演出《星星之火》《为奴隶的母亲》《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红灯记》等现代剧,整理《女看灯》《庵堂相会》等一批传统剧目,新编改编清装历史剧《陈化成》等。后《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拍成电影。

20世纪60年代,上海市有上海人民沪剧团、艺华、爱华、长江、努力、勤艺等6家沪剧团。

“文化大革命”中,《芦荡火种》《自有后来人》等剧目被改编为京剧样板戏。沪剧演出停止,剧团解散。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建立新的上海沪剧团,重建宝山、长宁、徐汇、上海、崇明、新艺华等区县沪剧团,创作演出《金绣娘》等。

1981~1995年,创作演出《一个明星的遭遇》等新剧目。

1982~1991年,连续10年每逢春节前下乡联合“回娘家”慰问演出。

1987年11月,一批年逾花甲的知名演员,联袂演出《陆雅臣卖娘子》,时称“千岁老人演百年老戏”。

1987~1995年举办14场老中青演员和个人演唱专场。

1990年10月,上海沪剧院“六代同堂”会串暨部分优秀剧目展演月首演。

1991年2月,第十次沪剧界“回娘家”到青浦县演出。9月,上海沪剧院吸收由上海市戏曲学校38名沪剧毕业生组成青年演出队。

1994年,长宁沪剧团新编《情深缘浅》演出300场。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与许多戏剧相比,沪剧初创期的一些名戏题材可以延续保留至今,如反映江南乡村爱情生活、来自民间表演艺术“对子戏”的《卖红菱》;三、四人“同场戏”的《阿必大》,表现底层社会农民艰辛生活或爱情故事的《借黄糠》、《庵堂相会》,劝善的《陆雅臣》,反映沪上民俗的《小分离》(药茶鸟文化)、《女看灯》、《看龙舟》(岁时节俗文化)、《绣荷包》(丝绣文化),还有传统名剧《白兔记》、《孟丽君》等。

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大都市的风貌,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

传承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沪剧从业人员收入偏低,出现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江南地区原有的数十个沪剧演出团体现在仅剩3个,以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沪剧艺术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传承人物

杨飞飞,女,汉族,1923年生,2012年去世,浙江慈溪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马莉莉,女,汉族,1949年生,江苏常州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王盘声,男,汉族,1923年生,江苏苏州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陈瑜,女,汉族,1947年生,浙江嘉兴人。2008年2月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茅善玉,女,汉族,1962年生,上海市人。2009年5月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保护措施

2015年,上海对市级文艺院团全面启动“一团一策”改革,通过出台特色化、切中实际的政策,逐渐释放院团的艺术生产力和发展活力。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获得“沪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沪剧项目保护单位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上海地方传统戏剧...
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
2024-03-23 17:31:42
非遗 | 浙江上海传统戏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
2024-03-23 17:25:50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沪剧》
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
2024-03-13 11:58:07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