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苗族鼓藏节》
阿标
2024-03-12 20:10:55
0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苗族鼓藏节"名列其中。

1

鼓藏节,是黔东南苗族以宗族为单位祭祀蝴蝶妈妈及祖先的活动,一般13年举行一届,每届有连续几年的仪式活动,其规模之宏大、气氛之肃穆、形式之奇特,寓意之丰富、时段之长久,堪称中国文化之一绝。"鼓"是祖先神灵的居所,鼓藏节的仪式以"鼓"为核心来进行。鼓藏节的仪式由鼓社组织的领导"鼓藏头"操办,"鼓藏头"一般由群众按照严格的规则选举产生。鼓藏有黑鼓藏与白鼓藏之分。黑鼓藏禁忌多而严,程序复杂冗长,以水牛为牺牲,宗族大者一次性可献牲几百头,耗资巨大,场面令人震撼。白鼓藏是黑鼓藏的演化,以猪为牺牲,禁忌较少,程序不太复杂,气氛隆重,情绪热烈。祭祖大典不仅体现了苗族以祖先为核心的信仰与社会秩序,而且以血亲为经姻亲为纬的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差序格局,在仪式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认同、重构与整合。

2

《鼓藏节:苗族祭祖大典》编辑推荐:鼓藏节的操演,蕴涵了苗族社会的三根支柱(理老、议榔、鼓社)的运作模式,它是苗族社会文化的综合体现,由此可以窥探其亲族、权力、宗教等社会文化制度。这对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以及宗教学等学科的研究以及社会文化治理、运作和研究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典型个案。

相关内容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苗族鼓藏...
鼓藏节,是黔东南苗族以宗族为单位祭祀蝴蝶妈妈及祖先的活动,一般13...
2024-03-12 20:10:55

热门资讯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
非遗 | 中国传统舞蹈《南丰傩...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传统民...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湖北省秭归县民间文学... 屈原传说,湖北省秭归县地方民间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屈原传说经国务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