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又称“唱扬琴”或“山东扬琴”。它源于明代中期鲁西南菏泽(古曹州)地区兴起的民间小曲自娱演唱形式“庄家耍”(又称“玩局”)。主要流行于山东地区。
山东琴书表演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山东琴书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语言极具生活味,它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俗言俗语,比喻巧妙,生动韵味,独具匠心。山东琴书分南、北、东三路流行,并有各自的代表性艺人和流派。
山东琴书的传统代表性节目很多,长篇有《白蛇传》《秋江》及移植来的《杨家将》《包公案》《大红袍》等多部,中篇有《王定保借当》《三上寿》《梁祝姻缘记》等七八十部,短段儿多为早期小曲子节目中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
演唱形式
山东琴书早期表演形式为分角坐唱,演唱者四五人或六七人,分操琴、筝,配以四胡、竹笛、琵琶、简板、碟子、碰铃等。操琴、筝者唱主角,居中坐唱,其余分坐两侧呈扇面形。清末,演唱者走向职业化,为减少开支,减为二人自操乐器对口演唱。
进入21世纪后,山东琴书的演出形式一般为二至五人,演唱者分赶角色,也兼乐器伴奏。分赶角色者一般二至三人,余者为伴奏兼伴唱。传统的演唱讲究稳重大方,演唱者正襟危坐,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全靠富于变化的唱腔和有机的伴奏配合来完成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角的刻画。
表演特征
山东琴书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语言极具生活味,它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俗言俗语,比喻巧妙,生动韵味,独具匠心。南路琴书艺人李若光认为南路“琴书讲究快口,拖腔拉韵的听众嫌腻歪……最主要是把词卖出去”。故南路嗓音条件好的艺人多用假声、顿音,说唱性较强,灵活多变。这是南路琴书艺人根据当地群众的习惯而进行的唱腔设计。东路以唱为主的特征并非只是群众欣赏的习惯,还源自艺人的好嗓子及对唱腔孜孜不倦的追求。东路主要流派商派代表人商秀岭、商业兴极具嗓音天赋,加之后天的不断练习,一唱就是个满堂彩。这一长处使得商派在唱腔的改进上取得了独特的风格。北路琴书常演出在天津、济南等大城市,为适应群众需要改变了乡音土语的问题,采用济南话(山东官话),注重咬字清晰,唱腔优美动听。邓派代表人邓九如音域不太宽,因此唱腔多平滑,少有上滑音,强调在旋律中求韵味,给人以纯朴的感官享受。
语言特征
语言不仅是一个工具,也是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山东琴书流派的发展与当地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钱曾怡、高文达等学者根据各地方言特点将山东话分为两个大区四个小区:西区——西齐区、西鲁区;东区——东潍区、东莱区。就此划分方式,大致可将南路琴书的语言风格划分至西鲁区(中原官话),而东路和北路琴书则归为西齐区(冀鲁官话)。西鲁区的声调阳平、上声、去声较多,去声多为前高降后低升(312或412),而西齐区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去声多读递降形式(31或21)。就声母而言,“shu”在西鲁区多数地区读“f”,运河两岸“zh、ch、sh、r”声母读为平舌音,“袄安恩”等字发舌根浊擦音;西齐区多数地区发“n”为“ng”,“r”发为“l”等等。
唱腔曲调
山东琴书采用山东方音表演,因脱胎于民间的“小曲子”联唱,所用唱腔曲调十分丰富,约有曲牌二百多支。发展为琴书说唱之后,使用的曲调逐渐集中,以所谓“老六门主曲”即【上合调】【凤阳歌】【叠断桥】【汉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为常用,清末民初以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以【凤阳歌】和【垛子板】为主要曲调,穿插少量小曲进行说唱的音乐体制,节目也以中长篇书为主,兼唱小段儿。
山东琴书主要有三路四流派,即南路琴书的李派和茹派;东路琴书的商派;北路琴书的邓派。各流派源自南路,初期大体一致,但由于语言、演唱书目、演员文化价值认同、各地方戏曲曲艺的影响等种种因素进入了流派纷呈。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上一篇: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下一篇:中国曲艺艺术《锣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