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白蛇传传说》
阿标
2024-03-14 15:04:49
0

1

白蛇传传说,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杭州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白蛇传传说是白蛇白娘子的故事,白蛇传又名白娘子传奇、雷峰塔传奇等,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讲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为白娘子(白素贞),携青蛇小青来到杭州西湖,与药店伙计许仙(宣)相遇相恋结姻,复遭和尚法海横加干涉等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白蛇传传说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既反映了人们对婚姻自由和爱情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人们对人性解放的追求。白蛇传传说中,保留了大量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集中地展示了民族文化精神。

2006年5月20日,白蛇传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Ⅰ-6。

历史渊源

2

初唐时,“金山寺和尚降白蛇”的原始传说就已在镇江萌芽。

宋代,镇江民间已流传“白蛇传”的话本《雷峰塔》,故事的主体内容已基本形成。

明代,曾在镇江丹徒做过儒学训导的冯梦龙在其编撰的拟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就对应了镇江当时的若干真实地名如针子桥、金山寺、五条巷、渡口码头等。古代的金山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四面环水,人称“浮玉”。山上香火缭绕,加之处于长江下游,潮涨潮落,形成了相当的神秘性,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清代方成培改编的《雷峰塔传奇》,就对“水漫金山寺”这一故事的高潮情节进行了详细描写。

表现形式

3

白蛇传传说来源于民间关于蛇的传闻、蛇的图腾、蛇的信仰等等,从片言只语到敷衍成文,渐趋完整,其内容也由蛇吃人、到变成蛇妖迷惑人危害人、再到蛇人相恋、直至发展到表达追求爱情争取幸福自由。

作为民间文学的白蛇传传说,它是围绕“传说核”,主要运用口头语言讲述的方式,组成故事情节,反映角色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4

故事反对邪恶,弘扬善举,追求婚姻自由的主题非常鲜明;情节奇曲跌宕,扣人心弦;其中的人物形象突出,善恶分明,尤其是女主人公白娘子身上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女性贤淑善良、坚贞不屈的精神之美。这些总体上体现了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白蛇传传说中还包含了相当多的社会生活内容,间接地反映了古代的许多民俗现象,如端午文化习俗等。整个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情感特征、审美取向及艺术创造力,具有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白蛇传传说作为中国优秀的民间文化瑰宝,它所包含的多方面信息价值,一直是人们探讨、研究的话题。

保护措施

关于对民间文学白蛇传传说的保护,镇江市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单位,镇江民问文化艺术馆已挖掘、收藏了众多有关白蛇传传说的原始资料,为研究和实施保护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镇江市又先后举办了若干各种形式的与白蛇传传说有关的活动,创作了许多以白蛇传传说有关的各类作品。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白蛇传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9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对保护单位,在2019年9月至2021年底期间履职尽责情况进行了评估。2020年因机构改革,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整合为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白蛇传传说”项目评估合格,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白蛇传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白蛇传传说”项目保护单位杭州市文化馆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山西省万荣县民间...
笑话(万荣笑话),山西省万荣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4-03-30 17:21:51
非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柯尔克孜族的“约隆歌”是在帕米尔地区生活的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流传的民...
2024-03-30 17:19:49
非遗 | 广西壮族民间文学...
壮族嘹歌发展到当下已有2000年的传承历史,壮族嘹歌因其唱法中每一...
2024-03-30 17:16:49
非遗 | 广东省雷州市民间...
雷州歌,流行于广东省雷州市的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
2024-03-30 17:13:33
非遗 | 湖南省龙山县民间...
土家族梯玛歌,湖南省龙山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
2024-03-30 17:10:49
非遗 | 安徽省桐城市民间...
桐城歌,安徽省桐城市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2024-03-30 17:07:15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