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现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唱腔
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乐器
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像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300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两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表演
在莆仙戏的表演体系中,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程序动作,如牵步蛇、雀鸟跳、扫地裙、摸田螺、七下溜等,还有一些动作遗留着傀儡戏表演的痕迹。
行当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两生、两旦、靓妆、末、丑7个角色,俗称“七子班”。清末增添了老旦一角,故称为“八仙子弟”。后来逐渐又增添了不少角色,但“靓妆”即“净”一角至今保留了宋代杂剧的称谓。
在莆仙戏的行当分类中,旦角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上说,旦角指莆仙戏中的一切女性角色,包括正旦、贴旦、老旦等;狭义上说,旦角指正旦,即青衣和闺门旦,通常是剧中的主要角色,例如称为“七班”的“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中的“旦”就是指正旦,与贴旦分属两类。正旦通常扮演的是端庄典雅的正派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女性美与德的典范,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审视的眼光与价值观。
服饰
莆仙戏的服装称为“戏衫”,行头简单,只有四篓担:正篓、副篓、头顶篓、四篓。其中正篓之一,上盖凸起似穹,并绘有太极图。内放戏神田公元帅神龛和五色蟒袍、补袍。莆仙戏穿戴有严格规定,依约“穿破不穿错”的原则。主要服装有蟒袍、靠、补袍(官衣)瓦衫、女袄、军背心等。蟒、靠、官衣等用法,和京剧大同小异。
早期莆仙戏衣,较现在窄短,水袖长只有20厘米左右。近代吸收了闽剧、京剧的服饰特点有所靠近。盔头特点:形制略小,不求华丽,便于拆卸装合,有些异于其他剧种如状元冠”,类似“额子”,而脑后上方加束发冠。金色加簪花者为“文状元冠”,黑色不加者为“武状元冠”。“企玲”用于“三国戏”,金色的为“关羽帽”,黑色的为“张飞帽”,白色的为“赵云帽”。反派公子戴“鸭嘴巾”。壮士侠客用“扎巾”。孙悟空、番兵、李铁拐用“藤箍员外巾”倒戴,加上面具,挂白髯即扮土地爷。
莆仙戏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截止到2012年,莆仙戏现存的剧目有5000多出,包括《琴挑》、《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高文举》、《千里送京娘》、《百花亭》、《朱文》、《刘文龙》、《郭华》、《王十朋》、《刘知远》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上一篇:中国戏曲艺术《梨园戏》
下一篇:中国戏曲艺术《潮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