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旧称“兴化杂剧”、“兴化戏”),福建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现存古老剧种之一。
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现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18]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006年5月20日,莆仙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3。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莆田市艺术研究所获得“莆仙戏”保护单位资格。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因宋代莆田设置兴化军,元代设兴化路,明、清时设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莆仙戏。南宋时期,在宋杂剧的影响下,福建莆田、仙游一带出现了将歌舞念白综合起来搬演故事的兴化杂剧。
明清时期,是莆仙戏发展、繁荣的时期。明朝莆田文人姚旅在《露书》卷八《风篇》中记载了莆仙戏使用的特殊乐器笛管:“以葭芦为之。莆中谓之芦笛。然亦莆中多此,岂余所见未广耶?”演员的冠饰也很有特色:“弁如帧,但当耳有两手抹耳。余少时于戏场见之,犹有吉祥之意。”长乐人谢肇涮在《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中记日:“莆田多善鼓琴。而多操闽音。”这些诗词都表明了莆仙戏在明清时期的繁荣。
清末,京剧与闽剧的传人对莆仙戏产生了很大影响。莆仙戏不但扮演了《伐子都》《挑滑车》等武戏,还排演了一批像《林则徐禁烟》《红顶扫马路这样的时装》新戏。行当角色在最初仅有生、旦、靓妆即净、末、丑、贴的基础上.增加了副生、四旦、副靓妆、五旦角色。莆仙、仙游两县共有150余个莆仙戏班,可谓是演者芸芸,观者众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莆仙戏成立了专业剧团,陆续改编上演了《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传统剧目。
1954年,兴化戏正式改称莆仙戏。莆仙戏大部分戏班还保持宋代做场的“锣、鼓、吹”传统,乐队只有司锣、司鼓、司吹三人。
截至1961年止,计征集、收购莆仙戏传统剧目五千多个,演出手抄本八千多册。
1963年后所有莆仙戏传统剧目遭到禁演,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莆仙两县长期征集、收购的五千多个剧目资料,八千多册演出手抄本全部被造反派送进造纸厂化浆。所幸的是省文化厅戏剧研究所曾拨专款雇人依样重抄复制,事前收藏省文化厅戏剧研究所资料室,使珍贵的莆仙戏文化遗产得以保存。
20世纪80年代,中国福建涌现了郑怀兴、周长赋、王顺镇、姚清水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剧作家群。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剧目,特别是新编历史剧,在福建乃至全中国都独树一帜,被专家称为闽派戏剧。
传承价值
莆仙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扎根于民间土壤之内,积淀着由宋到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戏剧艺术因子,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此外,莆仙戏对莆田、仙游地区的民俗、语言、社会心理、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等也具有影响。
传承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莆仙戏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传统的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脸谱、服饰和音乐声腔正在被外来剧种和其他艺术形态同化,艺术的独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扶持和保护。
传承人物
王少媛,女,1965年10月2月生,2009年6月,王少媛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吴镇勋,男,2017年12月28日,吴镇勋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朱石凤,男,1927年11月生,2008年2月15日,朱石凤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黄宝珍,女,1934年8月生,2008年2月15日,黄宝珍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谢宝燊,男,1934年12生, 2012年12月20日,谢宝燊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莆田市申报,项目名称:莆仙戏。
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队扩大,约有十多人,莆仙戏成立了专业剧团,陆续改编上演了《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优秀传统剧目。
2010年1月8日,20部优秀莆仙戏剧目福建侨乡莆田市艺术馆里录制。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莆田市艺术研究所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