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工艺术《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阿标
2024-03-16 17:02:51
0

1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撒拉族自治县传统手工技艺,保安族腰刀煅制流程复杂,最多可达80道工序,主要工序有锻制、雕刻、刀柄制作、刀鞘制作等。

工艺特征

2

保安腰刀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受到西北各族人民的喜爱。

保安腰刀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比较著名的腰刀有:“什样锦”、“什样锦双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满把”、“扁鞘”、“蒙古刀”、“哈萨克刀”、“鱼刀”等等。规格多为5寸、7寸、10寸三种。刀面上,分别镌刻着手、龙、梅花等各种图案。其中,最漂亮的还数“什样锦”。这种腰刀刀柄均用什样锦镶嵌而成,图案协调华丽。金黄、翠绿、湛蓝、黛黑、银白、桃红……五彩缤纷,并夹有朵朵梅花。银白色的刀鞘,包着三道枣红色的铜箍,分外璀璨夺目。刀鞘上端有个小孔,挂有别致的紫铜环子。拔刀出鞘,刀锋闪闪发亮,寒光逼人。 

工艺流程

3

取材

保安腰刀质量上乘的特点有很大功劳要给原材料,锻制原料主要是铁,其次为牛角、铜(主要用铜元、红铜、黄铜)、木料、铁丝、纱轮等。除此之外,打制刀具的燃料也有很大的讲究,一般情况下,燃料主要是木炭,打制腰刀的工具主要有风箱一个、砧子一个、大铁锤两个、小铁锤两个、钳子两个、钻子一个、剪刀一把、钢锉三四把、虎头钳一个、剔子、铳子以及其他小工具。

流程

传统保安族腰刀制作技艺工序为三十道到八十多道不等,包括锻制、雕刻、刀柄制作、刀鞘制作等环节。锻制腰刀时,先反复锻打事先择好的铁,劈开加钢后进行淬火。刀面上多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图纹,纹饰精细。制作刀柄时,需对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塑料等材料分别进行加工,然后将其叠合胶铆而成,再雕绘上种种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最后抛光打磨。刀鞘多为铁鞘铜箍,配以装插的钢制镊子,既增添了刀鞘样式的美观,又可防止刀体从鞘中滑出。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甘肃省积石山传统...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撒拉族自治县传统手工技艺,国...
2024-03-27 16:47:22
非遗 | 云南省陇川县传统...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传统手...
2024-03-27 16:34:09
非遗 | 贵州省湖南省传统...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湖南省凤凰县、贵州省雷山县地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
2024-03-27 16:27:06
非遗 | 安徽省芜湖市传统...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安徽省芜湖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2024-03-27 16:18:06
非遗 | 江苏省南京市传统...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是南京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2024-03-27 16:16:45
非遗 | 浙江省龙泉市传统...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浙江省龙泉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2024-03-27 16:16:28

热门资讯

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
中国手工艺术《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入,已祖传三代,其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萍乡湘东...
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
艺术 | 民族乐器《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
中国手工艺术《阿昌族户撒刀锻制...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过程须经下料、制坯、打...
重庆传统舞蹈艺术《铜梁龙舞》 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铜梁龙舞包...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维吾尔族桑皮...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以桑树枝内皮为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
中国手工艺术《武夷岩茶(大红袍...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福建省武夷山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
中国手工艺术《蒙古族勒勒车制作...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勒勒车是蒙古族地区的牛车,又名辘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