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撒拉族自治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保安族腰刀煅制流程复杂,最多可达80道工序,主要工序有锻制、雕刻、刀柄制作、刀鞘制作等。
2006年5月20日,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42。
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久远,保安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
1227年,成吉思汗东征时,把部分来自中亚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区,这部分色目人与当地蒙、汉、回、藏、土等各族人民相邻而居,互通共融,逐步形成了保安族。定居在保安城以后,他们中有许多从事手工业者,主要有铁匠、金银匠、木匠、鞋匠等。虽然当时的铁匠主要制作土枪、弓箭等军事器备,但“一脉相通”的冶铁技术使他们具备了雄厚的制刀资质。迁徙到大河家一带后,由于生活条件的影响,保安人制作的“刀子”在保持着自卫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了商品的性质。他们开始用“刀子”交换当地牧民的牛羊以及其他日常用品。从此,保安人用自己独特的冶铁技术打造的保安腰刀就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着。
新中国成立后,保安腰刀的生产曾两度走过集体化道路,建立了两个生产大队腰刀厂,但很不景气。“文革”期间,打刀被视为“弃农经济”“工匠单干,搞资本主义”,遭到禁止。新时期以来,保安腰刀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传承价值
保安腰刀带给保安人的不仅仅是前后相继的悠久历史,也不仅仅是数百年代代相传的工艺,而是活生生的保安民族文化。
从其传承的精神价值来看,代代“果尔”制作腰刀的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和精神财富:如刀把上镶嵌“逊奈提”寓意坚守信仰,乐观向上的精神;经历千锤百炼千折万绕才成就一把“折花刀”所蕴含从不放弃、精益求精的精神;不畏强权的“一把手”的传说所蕴含的坚持正义的精神;在经商过程中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精神等。这些精神是蕴含在保安腰刀制作过程背后的重要价值,对提高和丰富保安族的民族文化有重要作用。
传承现状
市场开放给保安腰刀打开了销路,给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保安人相继建起多家民族刀具厂,集中技艺较高的工匠,添置新的设备,组织批量生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技艺由原先的手工操作渐向半机械化发展,传统技艺出现了传承危机。
传承人物
冶古白,男,保安族,1930年2月生,2009年去世,甘潮积石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安族腰刀锻造技艺传承人。
马维雄,男,保安族,1958年生,甘肃积石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传承人。
保护措施
1957年,政府把分散的制刀工匠组织起来,成立了刀具厂,购置了机器,开始了保安刀的成批生产。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以保安腰刀为题材,编排了反映保安族生活的歌舞——《保安腰刀》。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