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普宁英歌),广东省揭阳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普宁英歌是普宁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普宁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表演队伍人数少则24人、36人,多则72人,最多可达108人。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
2006年5月20日,广东省揭阳市申报的英歌(普宁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编号:Ⅲ-8。
普宁英歌的来源有多种传说,主要的有二种。其一是:300多年前,外江戏(汉剧)曾来普宁演出宋朝梁山泊好汉下山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故事。其中有唱有舞,当时称为唱英歌。后逐渐将“唱”的部分册去而保留其棒舞部分。其二是:明末清初,阶级矛盾尖锐,封建地主、官僚豪绅残酷欺压农民,为反抗压迫,群众借唱英歌为名练习武艺。相传最早的是旱塘乡的一位农民,为反抗本乡的封建地主压迫,在其父亲的安排下,徒步到少林寺学习武艺。回来后,因慑于封建势力,不敢设馆传武,便把学到的武艺改编成英歌舞,传教于东、西南、北、中五个门头。久之,遂发展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英歌舞。
传承价值
普宁英歌是普宁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英歌以武术与舞蹈为载体形式,渲染和歌颂一往无前、斗志昂扬、团结战斗的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普宁英歌以其群众性、自娱性、广泛性及其独特鲜明的美学特征,在潮汕大地拥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是英歌舞在潮汕地区已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逢年过节、活动庆典必不可少的节日元素。二是英歌融合了武术步法,古时可以防身,当今现代则具备强身健体的实际价值。三是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其历史渊源、脸谱文化、音乐武术等方面涉及如舞蹈史、戏曲史、方言学、图腾文化等众多学问,值得研究。
传承状况
口传身授是普宁英歌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传承人对精神文化的延续和传递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传承人多数是年轻人,他们不愿意学习家乡流传下来的“不挣钱”的技艺,普宁的多支英歌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传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宁英歌队伍青黄不接,逐渐萎缩,出现濒危状况,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陈来发,男,汉族,1957年生,广东普宁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普宁英歌)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揭阳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普宁市文化馆获得“英歌(普宁英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英歌(普宁英歌)”项目保护单位普宁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下一篇:非遗 | 中国传统舞蹈《高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