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亦指表演高跷时使用的木棍。高跷因舞蹈时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不等,舞者多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男女对舞,边舞边唱。高跷也可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
还有清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诗中,对当时春节期间的踩高跷游艺活动也有描述:“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此 诗充分说明,高跷这项民间艺术,在清代已广泛在民间流传。
据民间传说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腿上绑上两根长棍以后逐步演变而成今天的高跷艺术。
有的传说高跷是民间社火艺人们创造的。相传有一年元宵节,各村艺人联合起来要到县城闹红火。知县老爷知道后,便想借闹红火诈一笔横财,并下令将四门吊桥吊起,凡入城者要交过桥费,否则不准入城。城外的 社火头听后,十分生气,但也无可奈何。便凑足银两准备进城。谁知县太爷又将进城过桥的钱提价了,社火头的儿子聪明多谋,又胆大心细。回家后看见墙上挂的长腿白鹤图受到了启发,便连夜赶制木棍,在木棍上装脚踏板,将木棍绑在自己腿上,脚绑在踏板上,趁夜沿城演习了一圈越过了护城河。正月十五日那天,城外的社火队都依样绑上高腿,排成队越过护城河,进了城并闹了红火。此事气坏了县太爷。有人说这就是高跷的原形。
还有一种传说,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所创。有一年,高将军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护城河上的 吊桥板全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里。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看到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长腿,受到了启发,找到破城的妙计。回营后将军叫人砍来柳木棍制成高跷,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经过练习,将士们都能踩着高高的柳木棍行走。将军率军渡过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攻城收复了城池。此后每逢春节,老 百姓也学着踩起了柳木棍。因这玩艺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便把它叫“高跷”,以此来纪念高将军。
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时下,高跷走兽这一民间舞蹈活动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和传承。
海城高跷秧歌历史上曾辉煌一时,并一直在民间传承不绝。但是由于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由于辽西高跷秧歌的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高高跷”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苦水高高跷面临传承窘境,表演人员心理不稳定,舞种生存遇到危机,需要有关部门投入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发掘和保护。
2022年2月,高跷(夹关高跷)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2年6月,入选天津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高跷(南门西乐胜老高跷会)、高跷(长祥高跷)、高跷(葛沽青云高跷老会)、高跷(杨村六街静安高跷会)、高跷(台头镇胜利村青年高跷会))编号Ⅲ-1。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