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海南三亚传统舞蹈《黎族打柴舞》
阿标
2024-03-21 15:30:07
0

1

黎族打柴舞,海南省三亚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2。

历史渊源

2

远古时期,由于黎族先民生产力低下和对自然的崇拜,认为死后灵魂能够升天,信仰灵魂不灭,因此并不以人的死而过分悲伤和痛苦,相反为其舞之,一安亡灵,二慰生者,三请求死去的祖先保佑子孙平安。打柴舞最初就是黎族先人用以祭祀的跳丧舞,用来保护尸体、驱赶野兽,压惊祭祖,起源于古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是黎族古老、传之久远的舞种,受到黎族人民的普遍喜爱,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和历史记忆的体现。

清代《崖州志》记载:“丧葬……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请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来奠……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跳击杵”则指跳打柴舞。当代海南三亚市崖城镇和乐东黎族自治县干家镇的黎族人仍保持着这一习俗,老人正常死亡后,在入柩的当天晚上,死者家属一般要举办酒席,宴请前来共商治丧事宜的亲戚和众乡邻。这时无论亲戚还是众乡邻都要聚集丧,一是跳打柴舞,二是帮忙。因此,打柴舞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巫术色彩,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逐渐形成的。

20世纪50年代,黎族地区的打柴舞体现了打柴舞的近代形态。从当时黎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看,跳打柴舞是黎族青年们喜爱的文娱活动。海南很多黎族地区都跳打柴舞,如乐东县、保亭县等。这一时期的打柴舞由于其活动目的是娱乐和庆祝,已从严肃的丧葬祭祀活动走向黎族人们日常的喜庆庆祝活动之中。这一时期的打柴舞多在春节等节日中跳,跳时没有音乐伴奏,“跳柴”是男人的特权,“打柴”是女人的专利。

1957年,打柴舞被海南舞蹈工作者进行了改编,并进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受到了赞誉,被称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后来又到罗马尼亚、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从此,打柴舞被搬上了舞台。经过舞台艺术加工后的打柴舞,舞具用青翠的竹竿代替了红色的红铃木柴,名称也由“打柴舞”改称为“竹竿舞”、“ 跳竹竿”等,同时,“女打柴男跳柴”的习规变成了“男女混合打柴跳柴”的形式。

20世纪80年代,原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文宣处朱庆元对打柴舞进行了编排,打柴舞的跳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穿人墙”、“情人上路”、“扑火海”、“闯刀山”、“跳龙门”等多种跳法。之后经过民间打柴舞爱好者的不断编排和加工,创造了各种跳法,当代打柴舞的跳法可以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传承保护

3

传承价值

文化教育价值:打柴舞展示了黎族的自然风貌、风俗习惯、生产生活,体现了浓厚的黎族文化,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 具有潜在可挖掘的文化教育价值。

历史价值:打柴舞与黎族丧葬习俗联系如此紧密,其对研究黎族历史特别是舞蹈历史,丧葬演变史源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参考价值。

艺术价值:黎族打柴舞有固定和成套的跳法、内容并配有专有名词和各种称呼,其艺术价值也是可圈可点的。

健身价值:黎族打柴舞运动对身心健康极为有益。它主要是靠人利用竹竿的分合来做各种动作,由此可见,跳竹竿是一项全身运动。人们在进行娱乐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政治价值:黎族打柴舞艺术属黎族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意识形形态属性,对增进黎族团结,提高黎族自信心,增强与外界的联系,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经济价值:黎族打柴舞文化是海南经济、旅游产业的一份子,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打造海南黎族艺术文化优秀品牌,发挥黎族打柴舞的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传承现状

当代,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仍保留着这一古俗。因此,抢救和保护黎族民间打柴舞已迫在眉睫。

传承人物

黄家近,男,黎族,1923年生,海南三亚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打柴舞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三亚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8年,三亚市政府对打柴舞进行专项资金扶持。

在传统“三月三”节、戏水节、慰问演出、景区景点娱乐等活动中,打柴舞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郎典村成立了黎族打柴舞传习所,由村民自主成立学习和演示队伍,至今已培训58人。

乐东黎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把黎族的传统舞蹈“打柴舞”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三亚市群众艺术馆获得“黎族打柴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黎族打柴舞”项目保护单位三亚市群众艺术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海南三亚传统舞蹈...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黎语称“转刹”、“太刹”。它...
2024-03-21 15:30:07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