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湖南传统舞蹈《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阿标
2024-03-21 15:26:01
0

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湘西土家族茅古斯舞是最古老的舞蹈,中外专家称湘西土家族茅古斯舞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土家族语为“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茅猎舞”。湘西土家族茅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

2006年5月20日,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1。

历史溯源

3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毛古斯仪式产生的时期虽无史籍记载,但从土家族诸多的传说故事中不难看出,“毛古斯”产生在土家族先民的生产力还很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关系也相对简单的时期。

古时候,湘西土家族地区森林莽莽,荆棘遍野,人烟稀少,土家族先民为了觅食,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捕鱼。

后来从渔猎生活步入农耕时代。有一位土家族青年独自下山去学习农耕技能,之后急于赶回山寨传授技能,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棘撕扯成碎片,等他回到山寨时已是夜晚,正逢土家“调年”(过年),举行跳摆手舞等活动。他衣不遮体,不好露面,便躲在调年场旁的杂草丛中观看调年活动。不料几个参加调年活动的小伙子在草丛中发现了他,他只好走出来,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被在身上,参加到调年活动的人群中去。他用舞蹈的形式向乡亲们传授所学到的农耕技能。由此,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传授农耕技能的先祖,每逢还愿、祭祖等活动时,都要表演“毛古斯”。

“文化大革命”中,“毛古斯”被视为“封资修”,停止活动。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家族的“毛古斯”表演再次受到重视,恢复了表演活动。

1983年春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保靖县分别举行大型毛古斯舞活动,观众达4万余人。

1983年2月18、19日(农历正月初七、初八),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在县城举行盛大土家年会,县境11个社(镇)3000多人参加文艺表演,观众达到6万余人。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可以为土家族舞蹈来源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线索。毛古斯舞不仅对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有价值,其表演形态中所保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符号和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艺术元素,更是一笔文化遗产。 

传承状况

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土家族的一些原生态的文化艺术已逐渐失传,土家语也已成为一种“濒危语言”了,因而土家语为语言载体的“毛古斯”更是一种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遗产。

传承人物

彭英威,男,1933年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彭南京,男,土家族,1942年6月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 

李云富,男、土家族,1938年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措施

1958年底,湖北省土家族调查队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挖掘、收集毛古斯舞的相关材料。

1959年,中央文化部组织省、州、县民族文艺调查组,全面普查毛古斯舞,并撰写调查报告。

1963年10月,湖南省民委派人访问毛古斯舞艺人,并撰写《马蹄寨毛古斯舞访问记》。

1980年8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邀请各县土家族艺人来馆传授毛古斯舞,并拍成电影资料片,为研究学习留下珍贵影像。

1984年,毛古斯舞开始在境内中小学校普及,部分民族学校还组建了毛斯舞蹈队。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项目保护单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民间舞蹈特色 | 藏族《锅...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
2024-03-23 13:42:38
民间舞蹈特色 | 土族自治...
安昭是一种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于互助。每当欢度佳节、庆祝丰收和举行...
2024-03-23 13:38:17
民间舞蹈特色 | 甘肃卓尼...
巴郎鼓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语称“莎姆舞”、“莎目舞”、“沙...
2024-03-23 13:35:21
民间舞蹈特色 | 少数民族...
撒拉族民间舞蹈。撒拉族的民间舞蹈动作灵敏,富于表现力,具有中亚细亚...
2024-03-23 13:31:46
民间舞蹈特色 | 中国地区...
灵星舞,汉代舞蹈。由男童16人表演。动作模拟田间劳动,有除草、耕种...
2024-03-23 13:27:42
民间舞蹈特色 | 中国地区...
钹舞,亦称“花钹舞”、“飞钹”、“对花钹”。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2024-03-23 13:22:50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