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北京市传统杂技《天桥中幡》
阿标
2024-03-26 11:37:29
0

天桥中幡,北京市地方传统民俗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幡是装饰华丽的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最早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具有代表性。天桥中幡是老天桥的传统绝技,其表演形式是表演者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触碰一根长约11米的幡旗,并始终幡不离身,杆不落地。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VI—3。

历史渊源

1

中幡,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耍中幡源于晋朝军中。晋陆岁羽《邺中记》云:“虎正会殿前作乐,高更髓龙鱼凤凰安息五案之属,莫不毕备,有额上缘橦,一人在上,左回右转,又以橦移口齿上,亦如之。”《唐书》云:“明皇御勤政楼,大张声乐时,教坊有王大娘,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滚洲方丈,仍令小儿持绛节出人其间,而舞不辍。”这种表演应包含舞中幡的艺术成分。又《朝野金载》(晋朝)记载“一时歌舞庆升平,跨鼓中幡次第行”等句,亦即现在的中幡。

清朝中叶,中幡已流传于京都,是幢幡的一种。幢幡又称担幡、族幡,高大者为样幡或硕幡,体型矮者为小幡称之为执事,中幡大小适中用来演练,故称其为中幡。据记载:京城有“王小辫”(1893年—1947年),河北晓阳县王家庄民间艺人。王小辫耍的中蟠,竿长两丈五,竿头上安着三把伞,竿子中间绑着一个长方形木架,架上挂十几个铜铃,下面挂一条宽三尺、长一丈.八的红布循面,蟠面上横书“京城王小辫”,竖写“以武会友,晃动乾坤”。王小辫晃动起“乾坤”来,既惊险好看,又悦耳动听。他的绝活是“鼻剑”,即用鼻子接住从高空落下的中悟。王小辫首演于京城,与跤场共用一块场地,深受观众的喜爱。由于王小辫“钢口”(说话)差,“柞门子”(向观众要钱)软,每天收入不多,只能维持生活。宝三(宝善林,1900年—1965年)等人摔完跤以后,由王小辫练中悟。宝三等人就帮王小辫“保托”和“托柞”(向观众要钱),渐渐地宝三也能扶播,“过过托”(将幅递给王小辫),练两手简单的动作了。宝三等人的义务加盟,使王小辫收人日益增加。时间一长,宝三欲拜王小辫为师,王小辫也有意收宝三为徒,传承这门技艺,经铁三(历铁存)等人撮合,一拍即成。几年的功夫,宝三将王小辫所能尽已学会,并根据个人特点创编了“老虎大撅尾”、“秦王倒立碑”、“浪子踢球”三个高难动作。

天桥中幡就是在北京天桥地区表演的中幡。20世纪50年代,天桥耍中幡由宝善林执掌,第三代传人陈金权、马贵保、傅顺禄、徐茂等人在天桥跤场演练中幡,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专业和业余高手前来切磋技艺。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被取消,各种文艺演出被禁止,宝三跤场也同时被撤销。

传承保护

2

传承现状

舞幡已逐渐非职业化,专业艺人匮乏,加之天桥杂技作艺的环境及演出的形式均发生了变迁,耍中幡技艺仍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保护。

保护措施

改革开放后,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以弘扬宣南文化为宗旨,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在区文化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傅文刚成立了“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一批天桥绝活儿得到传承。聚集起天桥双簧、数来宝、硬气功等一批老艺人的后人,使一批天桥绝活得到传承和发扬,并培养出第五代传人孙强、付思超等8名演员。

1998年,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以弘扬宣南文化为宗旨,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文化工作,先后举办了“北京宣武区文化艺术节”“宣南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天桥中幡保护单位为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获得“天桥中幡”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北京市宣武区传统...
抖空竹,流行于北京市的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
2024-03-26 13:30:10
非遗 | 北京市传统杂技《...
天桥中幡,北京市地方传统民俗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
2024-03-26 11:37:29
中国表演艺术《天桥中幡》
天桥中幡,北京市地方传统民俗杂技,中幡是装饰华丽的既具有仪仗特色又...
2024-03-15 22:33:08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