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建省福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十分特殊的制作工艺,在继承几千年中国株漆技艺的基础上创立的,采用布坯或木坯,经上灰、打磨、操饰、黑推光、色推光等工序后,再用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台花嵌螺钿等技法加以装饰,最终制作完成。
2006年5月20日,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54。
福州脱胎漆器霖饰技艺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漆艺名匠沈绍安在漆艺生涯中分析古代门匾,为何内心木头已经腐朽,而它用夏布(纪麻布)涂抹生漆的表层却完好无损。于是在传统“夹纱胎”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脱胎霖饰技艺。他利用泥土雕塑成佛像的胚胎,然后用夏布和生漆裱满多层,阴干大漆之后,用水泡烂泥坯,将溶解的泥水倒出之后留下了漆布胎,经过多道的上灰、揉漆,再在表层施以色料,便完成了一座轻巧坚固色泽美丽的脱胎佛像。
道光年间(1821~1850),福州作为“五口通商”的口岸,脱胎漆器的海外销量增加,因此催生了适合欧美人士审美习惯的仿西式工艺品:烟具、酒具、咖啡杯、花瓶等,并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沈绍安的后人继承并发扬了脱胎漆器的技艺,以精美的工艺品进贡清廷,被朝廷钦赐“四品顶戴”官职,成为一大新闻。沈家人制作的脱胎漆器先后在巴拿马、芝加哥、巴黎、东京、柏林的博览会上为东方的福州漆艺赢得了各种奖项,成为大宗的出口工艺品。
20世纪50年代以后,脱胎漆器保饰技艺人才辈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作品《司母戊鼎》《南瓜盒》等在国内外展出,被国际友人评为“不可多得的东方特产”。1959年创作的《毛主席全身像》高达三米,成为“有史以来”体量最大的艺术品。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展脱胎漆器,使之发扬光大,福州市整理出版了福州脱胎漆器技法丛书,建立漆艺家档案,整理出优秀作者的独特技艺手法并存档保存,把富有特色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创办福州脱胎漆器专刊,建立电脑资料库,设立漆艺网站,提高扩大漆艺影响力:并把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嫁接,把优秀的专家、作者请进院校,走进课堂,以讲座、授课等不同的形式,普及漆艺技艺,培养漆艺人才,建立脱胎漆器的培训基地、实践场所,开展短期的培训班、创作提高班,发现新人,培养新一代脱胎漆器的作者群体:同时,开展国内外的漆艺交流展示,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传承价值
福州脱胎漆器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福州民间工艺的瑰宝。发掘、抢救、保护福州脱胎漆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精美的脱胎漆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作为美的载体,它的技艺就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
在历史上,福州脱胎漆器曾被收藏为宫廷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列为珍贵的国家礼品赠送外宾,受到中国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方人士曾用“珍贵的黑宝石”、“东方难得的珍品”、“髹饰之光”、“人间国宝”等词句来形容福州脱胎漆器的精美。
传承现状
党和政府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在原来沈绍安兰记、德记的基础上成立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和第二脱胎漆器厂,还创办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和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推动漆器行业的发展与繁荣,使福州脱胎漆器不仅在生产规模上大大超过过去,而且在艺术风格上更加多样化。
传承人物
郑益坤,男,1936年10月出生。2007年6月,郑益坤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项目名称: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黄时忠男,1942年10月11日出生。2012年12月20日,黄时忠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项目名称: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郑修钤,男。2018年5月16日,郑修钤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福州市申报。项目名称: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保护措施
2009年,福州脱胎漆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5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将“福州漆文化品牌建设”列为福州市深化改革的试点任务之一。
2015年7月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培训班在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开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州市漆艺研究会获得“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项目保护单位福州市漆艺研究会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