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流传于龙岩市、南靖县、华安县等地的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客家土楼萌芽于11—12世纪,13—14世纪产生雏型,经过15—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进入成熟期。土楼营建技艺巧妙地采用了山区的地势和当地的生土、木材、山石等建筑材料,非常节约、异常坚固、防御性强,又极富美感。
2006年5月,由龙岩市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28。
2011年5月23日,由南靖县、华安县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28。
南靖土楼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公元4—14世纪,中国东南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福建尤为明显。
福建土楼萌芽于11—12世纪,13—14世纪产生雏型,经过15—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进入成熟期。
南靖土楼民居最早出现于明代,船场镇星光村豊宁楼、龙山镇圩埔村“石书屏封”等都有准确的纪年,其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400多年。
元末明初,元人退出关外,但沿海有倭寇和海盗为患,烧杀抢劫,民不聊生,许多村庄仿卫城模式,聚族而建土堡御卫。
明朝嘉靖之后,土楼才开始大量兴建。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与清兵在闽南一带开展拉锯战期间,民间又建了不少土楼以安生。南靖土楼的前身是唐朝陈元光开漳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传承价值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依山傍水的山区地势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聚族而居的优秀传统文化、生活哲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是客家先民奉献给世界的文化瑰宝。
南靖土楼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具有突出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以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南靖土楼在传承和创新传统生土建筑工艺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聚族而居文化传统的见证。
土楼是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巧妙地采用了山区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节约环保、坚固耐用、防御性强,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福建(南靖)土楼是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一种独特而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建筑形式的杰出代表。
传承人物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羡尧
张羡尧,1941年出生于塔下村和兴楼,是土生土长的土楼人。1964年下半年开始当学徒,初期练习刨、劈、凿、锯、锤等基本功,经过两年熟练掌握后才学下料、画线、安茗等工作,直到独立作业。从1967年开始,张羡尧带徒弟在本地区、船场、南坎、山城等地独自承揽木工油漆工程,主要从事搭建桥木架、土楼木架、上楼装修等大木作及像凉亭、祖庙神轿之类的细木作和油漆工作,并在1970年建造塔下“永盛楼”。
保护措施
1978年10月至2008年7月,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营造技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简如林在梅林镇官洋村当村干部,在做好村委会工作的同时,他为土楼申报“世遗”做了大量工作,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详尽介绍了土楼营造技术。他积极参加公益性活动,常年免费向游客宣传土楼营造技艺的有关知识,自制土楼营建工具,现场为大家讲解。简如林十分重视土楼夯墙传承工作,把自己掌握的土楼营造技艺的有关知识全部传承给学徒。先后培养出夯土匠师9人,为土楼夯筑技术的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建省华安县文化馆、龙岩市永定区文化馆、南靖县土楼管理委员会获得“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福建省华安县文化馆、龙岩市永定区文化馆获得“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该项目保护单位南靖县土楼管理委员会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南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