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中国中医科学院传统医药《中医诊法》
阿标
2024-03-28 12:07:00
0

中医诊法,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医诊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四诊”的方法诊察疾病,探求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辨别证候,对疾病作出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2006年5月,中医诊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编号Ⅸ-2。

历史渊源

1

发展综述

中医诊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黄帝内经》根据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对诸多诊法作了具体描述,并阐述其综合运用的原则,在方法上奠定了“四诊”基础。

西晋王叔和撰集《脉经》,承前启后,确立中医脉诊的方法。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继承完善着中医的诊法,形成了大量有关诊法的典籍,如宋代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清代的《望诊遵经》等,累积存世的诊法著作有近百种。

发展沿革

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早在《周礼·天官》中便有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公元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即可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二“今天下言脉者,扁鹊也”,是扃鹊发明了诊脉。

西汉的淳于意,又叫“仓公”,他创立了“诊籍”,也就是病历。“诊籍”的内容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面有记载,共收集了二十五个病案。

东汉的伟大医家张仲景,建立了辨证论治理论,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里面用六经来辨伤寒,以脏腑来辨杂病,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医圣”。他还创立了“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

西晋王叔和著《脉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把脉分为三部九候。《难经》强调了独取寸口,而寸口又分为三部九候,里面讲到了二十四种脉象, 该书被后世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朝鲜、日本、欧洲等地。

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讨论病 源和病候的专著,全书共分67门,列出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以内科疾病论述为多,其他各科病症也有详细记载,如外科仅金创病候就有27种,眼科病候有38种,妇科病候有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指标明确,同时对一- 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宋金元时期,在诊断方面的突出论著,如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颇有特色。南宋,崔紫虚的《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对后世颇有影响。元朝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明清时期,对于诊断中的脉诊与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更有进一步的阐发。明代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十分丰富,论述甚为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李时珍,不仅是一个药物学的大家,著《本草纲目》,其所撰《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此外,明末李中梓的《诊家正眼》,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诀》等,也都是专论脉诊的著作,使脉学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有149图。

清代的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辨证,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陈泽霖的《舌诊研究》,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赵金铎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朱文锋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等使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更为系统、完整、准确。

现代研究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院校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中医诊断学》教材不断编写面世,使中医诊法得到系统、全面地整理,并逐步规范化。特别是随着声学、光学、电磁学、生物学以及电子技术等手段广泛地运用,使中医诊法在客观化、标准化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进展。

第一、舌诊的现代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舌诊的研究已从临床的肉眼观察进入到细胞、亚细胞水平,并且运用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微循环、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量元素分析等多种现代科学的实验手段对舌诊进行研究,使中医舌诊在客观化、规范化方面取得进展。

第二、望诊的现代研究

望诊是中医诊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测色仪、色差计、信息诊断仪、热像仪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望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为望诊提供了定量、定性依据;运用毕物伞息律原王单,已涌现出如耳诊、穴位诊、甲诊、掌诊、指诊、指纹诊、尺肤诊、第二掌骨侧诊等全息诊法,使望诊的范围在不断拓宽。

第三、闻诊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中,利用声音的特性对其频率、振幅、持续时间进行分析,运用声谱仪、语声仪、喉声气流图仪、频谱分析仪等结合电子计算机对语声、咳嗽声、肠鸣声、呼吸声等进行了初步观察,为闻诊的客规化迈出可喜的一步。

第四、切诊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试图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中医诊查方法的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研究,在切诊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脉诊和腹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其潜在的科技与人文文化内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传承人物

邓铁涛,男,1916年10月出生。2007年6月,邓铁涛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

周仲瑛,男,1928年8月出生。2007年6月,周仲瑛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

葛凤麟,男,1955年6月24出生。2012年12月,葛凤麟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海淀区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王兴治,男,1953年6月出生。2012年12月,王兴治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西城区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王氏脊椎疗法)。

王培章,男,1932年11月出生。2012年12月,王培章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道虎壁王氏妇科)。

朱鼎成,男,1951年2月出生。2012年12月,朱鼎成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朱氏推拿疗法)。

李济仁,男,1931年1月出生。2012年12月,李济仁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黄山市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 

张舜华,女,1932年1月。2012年12月,张舜华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黄山市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

保护措施

王氏脊椎疗法第十三代传承人王兴致在北京开设国葆堂为广大病患诊治,传承并推广中医诊法。

截至2015年,王氏妇科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二十九代传人有数十人在山西平遥、榆次、介休、交城、太谷、太原、广西南宁、天津、上海、北京等地从医并坐诊妇科。

2007年6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承办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展——中国传统医药保护开幕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展开。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
藏医药有近两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是藏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完...
2024-03-28 12:45:21
非遗 | 藏族传统医药《藏...
藏医药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世世代代的生活在雪域高原的...
2024-03-28 12:40:43
非遗 | 浙江省杭州市传统...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是胡庆余堂所保存下来的传统商贸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
2024-03-28 12:36:18
非遗 | 中国北京同仁堂(...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
2024-03-28 12:32:29
非遗 | 中国中医科学院传...
中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
2024-03-28 12:31:44
非遗 | 中国针灸学会传统...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
2024-03-28 12:26:25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