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云南省贡山传统节日民俗《独龙族卡雀哇节》
阿标
2024-03-28 17:15:39
0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行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独龙族卡雀哇节在每年农历腊月即公历的12月至次年的1月之间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节庆内容包括木刻传信、跳锅庄、射击猎物模型、火塘烧松叶求吉祥、喝木罗酒、剽牛等。各村寨的卡雀哇节节期前后相续,居住于独龙江上游的村落最先揭开序幕,由上游经中游而至下游,各村寨依序进入节期,整个独龙江流域独龙族山寨的卡雀哇庆典前后持续一个月。

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申报的独龙族卡雀哇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Ⅹ-23。

历史渊源

1

相传很久以前,独龙江畔生活着兄弟二人。他们自幼失去父母,以深山老林为家,以弩射猎,苦度光阴。一天,兄弟来到担打力卡雪山上的必拉桶打猎。这天天空乌云密布,禽兽不出巢穴。待到午后,才见到一只瘦小的岩羊。兄弟二人,分头包抄。哥哥迷失了方向,走进了一个群峰竞秀,危岩兀立的高山深谷。

当夜幕笼罩山峦时,弟弟到事先约好的地方等候。可是,等呀等,一弯明月挂上了高黎贡山的山尖,也不见哥哥的踪影,弟弟带着一颗焦虑的心,钻进深山峡谷,去找自己唯一的亲人。不知翻过多少个山头,穿过多少条急流深涧,整整找了九年零十一个月又二十九天。就在十二月三十日这天,哥哥突然回来了。兄弟俩见面,悲喜交集,弟弟为了庆贺弟兄散失后的团聚,特地为哥哥准备了用各种珍禽异兽做成的菜肴和用各种谷物做成的米饭。吃罢晚饭,弟弟为能与哥哥相会激动万分,敲起铓锣,燃起火把,请出山寨里的父老兄弟,把这个喜讯告诉大家,让哥哥和乡亲们一起欢歌乐舞。从此,兄弟相会这一日就成为独龙族人的“卡雀哇节”。

1991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独龙族人民的意愿,把每年的公历1月10日定为独龙族的卡雀哇节。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独龙族卡雀哇节对探索独龙族文化发展的轨迹有重要价值,尤其有助于把握独龙族历法的起源及变迁历史;其次,独龙族卡雀哇节日中保留着木刻传信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研究没有文字族群的社会组织机制的珍贵样本。另外,独龙族卡雀哇节还是独龙族对传统文化加以系统整合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彰显了独龙族敬畏自然的理念和人生顺达的愿望。

传承状况

独龙族卡雀哇节独特的内容、程序、礼仪,都出现日渐减少的趋势,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且跨国境线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抗击外来文化冲击的张力有限,独龙族卡雀哇节的特有要素及其风貌一旦出现大的变异甚至消失,失去的传统文化基因就很难复生,必须予以强有力的保护。

传承人物

王国光,男,独龙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编号:05-2978,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独龙族卡雀哇节”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云南省保山市传统...
苗族服饰,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
2024-03-29 12:43:37
非遗 | 云南省大理白族传...
白族绕三灵,流行于云南省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
2024-03-28 21:31:32
非遗 | 云南省泸水县传统...
傈僳族刀杆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的传统节日,是国家...
2024-03-28 18:08:46
非遗 | 云南省贡山传统节...
怒族仙女节,流行于流传于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地区的民族传统节日,国家...
2024-03-28 17:19:14
非遗 | 云南省贡山传统节...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行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
2024-03-28 17:15:39
非遗 | 云南省陇川县传统...
景颇族目瑙纵歌,流行于云南省景颇族聚居区的传统民族节日,国家级非物...
2024-03-28 15:34:01

热门资讯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
非遗 | 中国传统舞蹈《南丰傩...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传统民...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湖北省秭归县民间文学... 屈原传说,湖北省秭归县地方民间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屈原传说经国务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