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祭典,源于宋,后历经元、明、清,不断扩展充实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祖庙祭典,每年在妈祖诞辰(农历三月廿三)、羽化升天日(农历九月初九)以及妈祖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时举行,还有根据进香团队要求临时举行的。祭典队伍分小、中、大型三种规模,人数分别为66人、168人、319人,有通赞、仪仗队、仪卫队、司礼生、舞生等,大型祭典增加乐生、歌生。参祭者有主祭(1人)、陪祭(若干人)、与祭(人数不限)。仪程依次为响鼓三通、鸣礼炮、队伍就位、迎神、上香、奠帛(先盥洗)、读祝文、行“三跪九叩”礼、行“三献”礼奏“三献”乐(伴舞)、焚祝文祝帛以及送神(又行“三跪九叩”礼)等,最后在悠扬神圣的乐曲中礼成。整个过程约需46分钟。
2006年5月20日,妈祖祭典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36。
关于妈祖祭祀典礼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高宗皇帝在杭州“郊典”之时,后历经元、明、清时代,在统治者包括皇帝和各界人士的推动下,不断充实、完善和规范,形成了一系列的高规格的妈祖祭祀典礼。妈祖祭祀场所基本上是以宫庙为主的。湄洲是妈祖信俗的发祥地,湄洲妈祖祭典极为隆重,也是天下妈祖祭典的范本,享有很高的声望。
妈祖祭典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妈祖升天以后的受祀之时。宋代妈祖信仰初始时期,祭拜妈祖的仪式应比较简单,其规模也不可能很大。元代,妈祖信仰的规模和规格得到提升,祭拜妈祖的规格相应扩大。明代,妈祖信仰进一步传播,并且扩大到海外,妈祖祭拜活动得到了一些发展。清代,妈祖信仰传播的区域、信众人群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古代妈祖祭拜活动,也达到了巅峰。
为弘扬中华妈祖文化,将妈祖祭仪引向规范,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于一九九四年邀请专家,参照历史资料和民俗祭仪,进一步完善了《湄洲妈祖祖庙祭典》。一九九七年以来,还对祭典乐舞进行修改和艺术加工。以期妈祖文化与艺术观赏的更完美结合。乐舞以“三献”为中心,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五个乐章,《三献》乐称《海平》《和平》《咸平》,由男女歌生合唱。舞备八佾,由男女舞生各三十二名组成,分别秉羽和执龠,为古代最高规格之文舞。
传承价值
在漫长的传承演绎进程中,妈祖文化逐步传播至中国的沿江、沿海和台港澳地区,并随着华侨华人的脚印逐步传播到世界上的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妈祖文化对世界华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很大的影响。妈祖文化经过千年岁月,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沟通世界各地的文化桥梁和精神纽带。
湄洲妈祖祭典与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是民间民俗活动与古代宫廷祭礼的结合物,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至真至善美德的推崇以及征服自然、护国庇民的美好愿望。妈祖祭典习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尤其在中国大陆沿海、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妈祖形象可谓深入人心,老少皆知。湄洲妈祖文化习俗自成一体,内容独特,有研究和保护价值,尤其是在进一步促进闽台两地交流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保护措施
2004年10月,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福建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成立,为海内外妈祖文化机构和人员开展学术研究、进行联谊交流、弘扬妈祖文化、增进理解共识等提供重要平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获得“妈祖祭典”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