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坝子腔,流传于云南省姚安县的传统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明洪武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后由中原传入,不断融合当地民歌小调而形成。姚安坝子腔分为上坝子腔和下坝子腔两种,唱词分为主词和副词两部分。坝子腔的音乐旋律优美、曲调高亢,山歌风味深厚,演唱内容题材广泛。演唱者大都用小嗓,有的大、小嗓结合使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坝子腔经过一代代民间歌手的不断传承发展,除了在农村劳动时自娱自乐对唱外,多年来已被专业、业余文艺团队改编、加工用于花灯、小戏、小品中,在省、州汇演比赛中获奖。新中国成立后,被广为流传。
2008年6月7日,云南省姚安县申报的“姚安坝子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96。
姚安坝子腔是姚安坝子的劳动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
姚安坝子腔历史久远,明洪武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后由中原传入,不断融合当地民歌小调而形成,世代相传、口耳相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它从民间走上了戏剧舞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的不断加强,坝子腔更是以其来源于民间的广泛性和节奏明快,曲词婉转,具有口语化倍受欢迎而被立在文艺舞台,广为传唱。
演唱形式
姚安坝子腔的演唱形式一般分为3种:一是个人独唱,男女均可,1人1次唱2-3段;二是男女对唱,它不是你一句我一句的相间对唱,而是男女各一段的对唱,具有互相比肚才、比声腔的技巧比拼之意;三是以歌伴舞的歌舞演唱。前两种比较常用于民间亭院、广场的自娱自乐,以及平时的舞台演出。而第三种形式用得较少,因其具有小合唱、帮腔的性质,且一定是用于舞台,必须有一定的合唱水准,故而很少用到。
演唱内容
姚安坝子腔的演唱内容,一般有叙述生产生活的、表达情爱的、咏唱风物的以及在近些年兴起的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创作而用于舞台演出的几种类型。姚安坝子腔多在野外和田间演唱,演唱时以笛子、二胡和打击乐器伴奏关于唱词,形成了犁田踩粑的牛歌坝子腔,栽种薅秧时唱的白话坝子腔。在一支曲调中,唱词有3字、7字、9字及10字以上的不等。且由于副词(垛板)的出现,句数也逐渐由少变多,已由原来的6句发展到了现在的9句10句以上。看似长短不一的词,似乎有点散而不聚,然而,就是这样的灵活用词给予了演唱者较好的发挥空间。
艺术特色
1、唱词的特点。姚安坝子腔的唱词分为主词和副词两个部份,主词之前有一句普遍使用的(仁义、小妹、小哥等)开头语作为导入。唱词土语不断,内容简约,具有民间性,叙事唱词十分的口语化,形象逼真,妙趣横生。
2、曲调的特点。姚安坝子腔曲调委婉动听,演唱者们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他(她)们很好地运用了民间音乐,唱腔与说白的情趣化特点,因而显得短小精致,脍炙人口。
3、姚安坝子腔有上坝子腔和下坝子腔之分,上坝子腔中融入了山区彝族的情歌小调音律,演唱时声音圆润柔和,音律低沉优雅。下坝子腔声音高亢,音域在d至a2之间,音符跳度大,音域宽广。
4、姚安坝子腔曲调音域稍宽,旋律走向明显,节奏上先散后紧,演唱上自主发挥而富于变化,它既有悠扬宽广的大跳特点,也有如歌入韵行进平稳的副词,以及耐人回味的尾声。
姚安坝子腔的代表作有:《十二属》《十二月采花》《猜调》《五谷丰登六畜旺》《数姚州》《我请小妹吃早饭》《数地名》。
传承价值
姚安坝子腔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征,生活气息浓郁,地域特色突出,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在世代传承中彰显着独特的生命活力,是彝族民歌形态及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
传承状况
能清唱传统姚安坝子腔者寥寥无几,这一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濒临灭绝,亟待抢救保护,发展振兴。
传承人物
刘彩菊,女,云南省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项目名称:姚安坝子腔。序号:05-2105,申报地区:云南省姚安县。
保护措施
2015年6月29日,姚安县在县委党校举行了“坝子腔”训班的开班议式,邀请州文化馆和县内老艺人进行授课,对姚安坝子腔这种民族民间艺术的唱腔唱法,表演技巧,演唱形式等进行全方位培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姚安县文化馆获得姚安坝子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姚安坝子腔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姚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姚安县文化艺术团)。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