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黑龙江省伊春市传统音乐《兴安岭森林号子》
阿标
2024-03-31 11:30:49
0

长白山森林号子作为地方传统音乐的一种,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俗称“号子”。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劳动歌。先秦典籍《淮南子-道应训》有一段记载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是先民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还说出了一个极朴素又极重要的道理:早在远古时,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

1

起源

“哈拉腰的挂吧——嘿嘿,前后搂钩——嘿嘿,搂钩就挂上吧——嘿嘿,挺起个腰来——嘿嘿,往前个走吧——嘿嘿……”听到这熟悉的号子声,老一辈林业工人一定会心潮澎湃:“这是咱们林区工人创造的劳动歌声!”

千万别小瞧这劳动号子,在东北林区,林业生产没有实行机械化作业以前的很长年代里,作为统一劳动步调、鼓动情绪和倾吐内心感情的号子,一直在广大林业工人的口里歌唱着、流传着,是林业工人劳动和生活的亲密伙伴。老一辈林业工人说:“劳动离不开号子,离开了号子,大家的劲儿怎么也使不到一块儿去;号子也离不开劳动,离开了劳动,多么好的号子也唱不出劲儿来。”

特色

东北林区的劳动号子,是东北林业工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根据各种不同的劳动方式和具体的劳动内容创造出来的一种劳动歌声。同其它号子一样,在其诞生的时候,仅仅是劳动生活中的一种自然形态的极其简单的劳动呼号。

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兴安岭森林号子》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伊春市群众艺术馆(伊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内蒙古、黑龙江省...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
2024-03-31 16:41:18
非遗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是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罕伯岱村达斡尔族同胞世代传...
2024-03-31 16:39:05
非遗 | 黑龙江省伊春市传...
长白山森林号子作为地方传统音乐的一种,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
2024-03-31 11:30:49

热门资讯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中国传统舞蹈《南丰傩...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传统民...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
非遗 | 河北省广宗县传统音乐... 广宗太平道乐是发源于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的宗教音乐。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平道乐源于太平道起...
非遗 | 湖北省秭归县民间文学... 屈原传说,湖北省秭归县地方民间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屈原传说经国务院批...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