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河北省正定县传统音乐《常山战鼓》
阿标
2024-03-31 19:43:09
0

正定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主要用于广场表演。

简介

2

常山战鼓发源地河北省正定县原名真定,系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民间艺术之乡。自晋至清末以来一直都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是古代冀中冀南一带的经济文化中心。

战鼓是正定民间表演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久负盛名,起始于战国,兴盛于明代,因正定在历史上为常山郡(三国名将赵子龙故里),故而得“常山战鼓”之名。

常山战鼓与山西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并称“中国四大名鼓”。

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型,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其曲牌大都由多个能单独演奏的锣鼓段子联结而成,是一种联套曲体结构,它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受到好评。

常山战鼓套路多样、由牌繁多。主要曲牌有《么二三》、《小西鼓》、《大西鼓》、《迈大步》、《猴爬杆》等12首。

常山战鼓队由40多名农民业余鼓手组成, 1990年参加了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表演,受到好评。 

风格特色

3

常山战鼓是由演奏打击类乐器组合而成的民间锣鼓,,俗称架鼓。鼓队编制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由单鼓、大钹、小锣、串铃等打击乐器组成。单鼓直径50厘米,厚30厘米,鼓手用彩绸将鼓系于腰间,手执一对涂有红漆鲤鱼状的鼓槌,叉腿挺胸,两臂圆抡,槌击鼓面,或击鼓边,或两槌互击,鼓点变化万千。

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击钹打锣者或站中间,或列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以“翻打”、“出手”、“搓音”、“花击”、“绕脖”、“挽花”、“蹦跳”等优美动作,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似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像雨打芭蕉,欢快清脆。只见鼓手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鼓槌翻飞,彩绸飘舞,气势雄浑,舞姿优美,让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奋。

常山战鼓曲牌繁多,大多由独立的锣鼓段子连缀组合而成,共9系72套之多。1973年,上海芭蕾舞剧团曾到正定专门研究了鼓谱和敲法,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常山战鼓是“所见鼓类中最有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实的鼓队”。由此,常山战鼓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鼓之一”。 正定县有关部门多次聘请国内著名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挖掘整理出“大点兵”、“小点兵”、“大闯帐”、“小闯帐”、“大西鼓”、“小西鼓”、“猴爬竿”、“鸡上架”、“72番”、“十面埋伏”、“幽州花园”、“大得胜”等传统鼓点套路。

正定常山战鼓,铿锵有力,助威壮胆,催人奋进,产生一种心齐志坚、所向披靡的豪迈感。所以不仅春节、庙会要敲,大的庆典、活动都要请其助阵,以壮声威。

风采荣誉

1

常山战鼓发源地河北省正定县原名真定,系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民间艺术之乡。自晋至清末以来一直都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是古代冀中冀南一带的经济文化中心。

战鼓是正定民间表演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久负盛名,起始于战国,兴盛于明代,因正定在历史上为常山郡(三国名将赵子龙故里),故而得“常山战鼓”之名。

常山战鼓与山西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并称“中国四大名鼓”。

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型,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其为“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其曲牌大都由多个能单独演奏的锣鼓段子联结而成,是一种联套曲体结构,它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受到好评。

常山战鼓套路多样、由牌繁多。主要曲牌有《么二三》、《小西鼓》、《大西鼓》、《迈大步》、《猴爬杆》等12首。

常山战鼓队由40多名农民业余鼓手组成, 1990年参加了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表演,受到好评。

风格特色

4

常山战鼓是由演奏打击类乐器组合而成的民间锣鼓,,俗称架鼓。鼓队编制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由单鼓、大钹、小锣、串铃等打击乐器组成。单鼓直径50厘米,厚30厘米,鼓手用彩绸将鼓系于腰间,手执一对涂有红漆鲤鱼状的鼓槌,叉腿挺胸,两臂圆抡,槌击鼓面,或击鼓边,或两槌互击,鼓点变化万千。

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击钹打锣者或站中间,或列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以“翻打”、“出手”、“搓音”、“花击”、“绕脖”、“挽花”、“蹦跳”等优美动作,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似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像雨打芭蕉,欢快清脆。只见鼓手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鼓槌翻飞,彩绸飘舞,气势雄浑,舞姿优美,让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奋。

常山战鼓曲牌繁多,大多由独立的锣鼓段子连缀组合而成,共9系72套之多。1973年,上海芭蕾舞剧团曾到正定专门研究了鼓谱和敲法,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常山战鼓是“所见鼓类中最有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实的鼓队”。由此,常山战鼓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鼓之一”。 正定县有关部门多次聘请国内著名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挖掘整理出“大点兵”、“小点兵”、“大闯帐”、“小闯帐”、“大西鼓”、“小西鼓”、“猴爬竿”、“鸡上架”、“72番”、“十面埋伏”、“幽州花园”、“大得胜”等传统鼓点套路。

正定常山战鼓,铿锵有力,助威壮胆,催人奋进,产生一种心齐志坚、所向披靡的豪迈感。所以不仅春节、庙会要敲,大的庆典、活动都要请其助阵,以壮声威。

风采荣誉


每逢春节,常山战鼓必参加县、市举行的民间花会表演,省、市、县各项重大庆祝活动、也常来大显身手。上海舞剧院曾于1972年专程来听、看他们的表演 ,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他们是“所见到的鼓类中最富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富的鼓队。 该队曾荣获1991年河北省民间花会调演最高奖“优秀奖”;荣获1989年、1990年两届石家庄市民间花会 调演“特别奖”;1990年应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特邀,参加了“亚运会”艺术节开幕式表演;1992年应邀参加了中国“兰州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开幕式表演;同年又参加了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天津“ 南开杯”民间艺术邀请赛获二等奖;1993年应邀参加了中国齐齐哈尔第二届“观鹤节”表演活动。尤其在“北京亚运会艺术节”期间的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亚运会组委会、首都各界群众、艺术 同行、国际友人及海外侨胞观光者们的一致高度评价。各大报刊、电台、电视台对他们的精彩表演,予以热情报道和赞扬,轰动了整个京城。1997年北京圆明园迎香港百面大鼓庆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获得了天津南开杯和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特别奖,建党八十周年中华鼓舞大赛银奖,参加了国际吴桥杂技艺术节第五、八、九界开幕式,上海首届旅游节开幕式,2003年特别表演奖,2004年、2010年荣获河北省金鼓王,2008年7月参加了河北革命圣地西柏坡迎奥运圣火等演出活动,在奥运期间3次进京进行奥运活动演出,受到国内外人士一致好评。2009年4月参加了山西洪桐中远杯全国鼓王约请赛并获得最佳表演奖。2010年,上海世博局向河北特别点名指定邀请常山战鼓做为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参演的节目。

传承与发展

1

常山战鼓伴随多种民俗活动而形成并发展,多用于婚寿嫁娶以及节日典礼,是农村民间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山战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表演曲牌及套路基本为当地所特有。传承严格,有家传和以师带徒两种方式。常山战鼓传承人左建华、张书社等。他们为了将常山战鼓发扬光大,广教学徒,他们教出的队员遍布全国各地,部队、学校、厂矿、农村,学徒已达一万多名。

更可喜的是,河北省民办教育明星学校弘文中学组成常山战鼓队,把鼓谱列入音乐课,敲鼓成为体育课内容。

2007年,根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办法》的有关规定,文化部组织专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报的1209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进行了评议,提出了95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荐名单。正定常山战鼓被列入推荐名单之中。并且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刀光剑影已暗淡,鼓角铮鸣也远去。战鼓声中,沙场重现。当年只在村落之中口口相授,密不外传的传统艺术,已经走出了乡村,走向了省会,走向了全国,还必将作为一个文化品牌走向全世界。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正定县文化馆获得“常山战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河北省广宗县传统...
广宗太平道乐是发源于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的宗教音乐。属于国家级非物质...
2024-03-31 23:03:03
非遗 | 河北省正定县传统...
正定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至明代已盛行于民间,石...
2024-03-31 19:43:09
非遗 | 河北省昌黎县传统...
昌黎民歌,流行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
2024-03-30 19:44:56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