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甘肃省夏河县传统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
阿标
2024-03-31 22:47:31
0

佛教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甘肃省夏河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拉卜楞寺地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流传在这座寺庙中的佛殿音乐俗称“道得尔”,是寺主嘉木样大师起居和举行盛大典礼时使用的音乐。它始于1743年第二世嘉木样时期,经其后的几代嘉木样大师发展完善,最终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藏传佛教音乐。

文化特征

1

道得尔的主要演奏乐器包括主管、笙、管子、九音云锣、钹、海螺、骨笛等,整个乐队由21人组成,演奏者从拉卜楞寺六大学院僧人中选调,闻思学院(大经堂)10人,其他五大学院各2人,另外再从演奏技艺高超的僧人中选出1人。乐队使用的藏文简谱和现代简谱基本一样,七音级,乐曲多为宫调式、商调式和徵调式。演奏曲目主要有《姜怀希索》、《喇嘛丹真》、《智钦嘉居》、《投吉钦宝》、《万年欢》与《五台山》等,其中大多源自西藏,属宗教乐曲,也有部分传自内地寺庙和殿庭。道得尔音乐具有藏、汉音乐交融的特征,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汉族乐器,而乐曲则汉、藏兼有,其中的汉族乐曲也都带有某些藏族风格。1980年11月,为迎接十世班禅大师,拉卜楞寺领六世嘉木样活佛法旨,组建了一支新乐队。拉卜楞寺佛殿音乐一直在寺内有序传承。

拉卜楞寺演奏乐队形成以来,经过两百九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由管乐、打击乐、弦乐组成的藏族佛殿音乐,在寺院佛事活动中起伴奏作用。

文物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佛教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项目保护单位夏河县拉卜楞寺院管理委员会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甘肃省夏河县传统...
佛教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甘肃省夏河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
2024-03-31 22:47:31
非遗 | 甘南藏族自治州传...
甘南藏族民歌,是指形成和流传于甘肃省甘南藏族地区的民歌形式。甘南民...
2024-03-31 17:38:34

热门资讯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
非遗 | 中国传统舞蹈《南丰傩... 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传统民...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湖北省秭归县民间文学... 屈原传说,湖北省秭归县地方民间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屈原传说经国务院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