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非遗文化《雪顿节》
阿标
2024-03-13 20:11:22
0

1

图片来源:新华网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为雪顿节期间有藏戏演出和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

2006年5月,西藏自治区申报的雪顿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编号Ⅹ-31。

节日由来

2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雪顿节,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发展历史

3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到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赐给金册、金印、这样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据记载,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降嘎尔、香巴、觉木隆、塔仲、伦珠岗、郎则娃、宾顿巴、若捏嘎、希荣仲孜、贡布卓巴共十二个藏戏团体。因此这个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藏戏节。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为“哲蚌雪顿节”。五世达赖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顿节,也总是先在哲蚌寺内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达赖演出。十八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并开始允许市民群众入园观看藏戏。这以后,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传承保护

4

传承价值

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是藏族文化传承绵延的具体表现形式,过好这一节日对发挥藏族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保护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保护和弘扬藏戏艺术,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全区藏戏艺术流派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抢救、普查、保护。建立了自治区藏剧团和藏戏艺术中心,开展了民间藏戏班的重建和保护工作,恢复和创新了“雪顿节”藏戏汇演活动,继承和弘扬了传统八大藏戏剧目,改编和新创了一批新剧目,培养了一大批藏戏表演、创作和研究人才,出版了大量藏戏研究、保护书刊和影像成果,藏戏艺术得到了全面继承和保护。特别是自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后,西藏自治区将保护和传承古老的藏戏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保护力度,使藏戏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弘扬。

改革开放后,西藏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发展,雪顿节于1986年4月19日经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得以恢复,同年雪顿节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局主办。1994年,雪顿节开始由拉萨市人民政府主办。历经千年变迁雪顿节已从宗教“小文化”已发展成为集文艺汇演、旅游休闲、商贸洽谈、经贸洽谈、学术交流等众多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文化”的节日盛会,成为西藏自治区影响最大的群众性节庆文化品牌,享誉中国国内外。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西藏自治区传统节...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国...
2024-03-28 19:28:44
非遗 | 藏族宗教民族节日...
“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
2024-03-20 23:33:24
民族传统节日非遗《景颇族目...
景颇族目瑙纵歌,流行于云南省景颇族聚居区的传统民族节日,国家级非物...
2024-03-20 20:28:46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 ...
2024-03-13 20:11:22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景颇族目...
景颇族目瑙纵歌,流行于云南省景颇族聚居区的传统民族节日。目瑙纵歌又...
2024-03-13 17:22:58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