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艺术《福州伬艺》
阿标
2024-03-15 10:43:47
0

1

福州伬艺,原名伬唱,是一种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主要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市及闽侯、长乐、连江、福清等县。

福州伬艺是由民间卖唱艺人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参照民间社火活动创造发展而来,使用福州方音说唱,通常为一至二人自操二胡或三弦说唱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表。福州伬艺节目以中篇故事为主,辅之以散曲演唱。福州伬艺代表性曲目主要有《珍珠塔》《灵芝草》《红色三兄弟》《锦绣河山》等。

艺术特点

表演特征

3

福州伬艺使用福州方音说唱,表演形式通常为一至二人自操二胡或三弦说唱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表。其中说唱表演的长篇节目称为“评话”,多人各操二胡、三弦、月琴、低胡及板鼓、檀板、摔磬、单钹、横笛、笙、小唢呐等自行伴奏围唱或轮递演唱的方式称为“全堂”。传统社火表演中进行的艺表演还辅助以跑旱船、踩高跷、台阁、马上、打莲花棍等杂技性的动作表演。

唱腔曲调

福州伬艺的唱腔曲牌分“逗腔”、“江湖”、“歌”和“小调”四类,另有【采莲鼓】、【贺年歌】、【螃蟹歌】、【数落】等民间小调。

伴奏乐器

福州伬艺伴奏乐器通常为二胡或三弦,另有人以三弦、月琴、低胡等伴奏。

经典剧目

2

福州伬艺剧目种类居多,属于江湖本的代表性节目有《珍珠塔》和《金龟母》等;属于“歌本”的代表性节目有《白扇记》和《拣茶记》等;属于逗腔本的代表性节目有《紫玉钗》《猴告状》《灵芝草》《王昭君》等。20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节目,影响较大的有《红色三兄弟》《锦绣河山》《一帧照片、《思归》等,同时还整理演出了《思凡》等一些优秀的传统曲目。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福建省福州市传统...
福州伬艺运用福州方言进行艺术创造、演出和传唱,是福州方言的一座宝库...
2024-03-25 17:00:39
中国曲艺艺术《锦歌》
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
2024-03-15 12:14:39
中国曲艺艺术《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扬州一带的俗曲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艺...
2024-03-15 12:12:11
中国曲艺艺术《福州伬艺》
福州伬艺,原名伬唱,是一种传统的曲艺唱曲形式,主要流行于福建省的福...
2024-03-15 10:43:47

热门资讯

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
中国手工艺术《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入,已祖传三代,其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萍乡湘东...
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维吾尔族桑皮...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以桑树枝内皮为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
中国手工艺术《蒙古族勒勒车制作...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勒勒车是蒙古族地区的牛车,又名辘轳车...
探秘中国画,艺术传承与文化特色 中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中国画家...
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 油纸伞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以手工...
艺术 | 江苏扬州传统戏剧《扬... 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扬...
艺术 | 民族乐器《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