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定名为锦歌。锦歌是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中国台湾省的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乐丰富繁杂,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调、“杂碎仔”和“念杂仔”等念诵性的曲调及“杂歌”与“花调仔”等吸收自姊妹艺术的曲调等多种类型。传统节目有《陈三五娘》《秦雪梅》等。锦歌音乐唱腔海纳百川的丰富性反映出其艺术上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流行地人民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精神气质。
表演形式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各个表演者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木鱼及双铃等其他乐器自行伴奏。锦歌演唱形式分为一人唱念,两人对答,三、四接着唱念;也有自唱乐队伴奏的。其中,漳州坐着弹唱比较多,而厦门地区站着弹唱居多,并经常通过动作来具体表现。
唱腔曲调
锦歌唱腔音乐属曲牌联缀体:有七字调、杂碎调、杂调、花调等。
七字调:有其唱腔的独特性,曲引作定性定音铺垫,中间过门用于分句或分段或为演唱喘气,乐句拖腔让演员即兴装饰,乐段拖腔引导调式主音煞尾,调式以“角”“羽”为主音的徴调式,兼具“徵”“变宫”双重色彩。唱腔中多小跳级进,间以四、五度跳进,四个乐句音由商、徽、宫、徴形成启、承、转、合的单乐段分节歌式,伴奏过门以五、七度大跳上行为特色,演唱夹虚词。在声韵上可产生出高韵中韵、低韵哭腔,在调式上可产生了同主音不同调式(或调式游移),同调式不同主音,不同主音不同调式等一系列变化,由此更加突出了锦歌唱腔的特殊韵味。
杂碎调:杂碎调是快板、朗诵、对答、念歌等俗谣发展成为长短句的音乐形式。突出语言在唱腔中的诵吟功能。如歌如咏,犹如宣叙调;常用“依”、“啊依”作拖腔,与前段急促节奏形成张弛对比,预示乐段即将终结。杂碎调基本调式以徵商居多,旋律进行中常出现向属调转换,段落尾句拖腔又常强调“清角”音向下属调转换,为乐段终止后留下乐趣回味。杂碎调的曲式结构较为自由,除有长短不等的过门表示曲调段落外,从头到尾几乎一气可成。如若内容需要,也可穿插说白或数板,节奏单纯,多以八分音符为单位的字一音,若以两个十六分音符配一字者,也只因语言上的装饰需要。用 南语的漳州腔的声韵调值来演唱,更显得通俗易馕,生动形象。
杂调和花调:多从其他曲种或剧种、民歌、俗谣中移植。如从南词移植的《红绣鞋》《白杜丹》;从民歌移植的《紫菜调》等。词多七言四句,句法组合为四、三。但也有例外,如《闹葱葱》就是三、五、六、七言相间。
主要乐器
锦歌亭字派主要乐器有琵琶、洞箫(或品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小叫、双铃、盅盘等;堂字派使用乐器因地而异,有用月琴、二弦、三弦、渔鼓、小竹板、双铃的,也有用秦琴、椰胡等乐器的。各地盲艺人都只用一把月琴或二胡自弹(拉)自唱。
锦歌没有专业演出团体,以自娱自乐形式为主。随着锦歌在闽南的流传,业余演出组织大量出现,一些名艺人开馆收徒,从事锦歌演唱的民间艺人渐增加,形成了各种演唱风格和艺术流。这些艺术流主要有亭字派、堂字派、月琴派、四管齐4种。
亭字派艺人的唱腔比较曲稚、细照,注重咬字,演唱曲调“四空仔”、“五空仔”为主调。亭派受南音影响较深,艺人大都会唱南音,使用南音的曲调和曲片较多,伴奏使用的乐器和弹秦指法与南音更为接近。如用南琵世代替月琴,加上润萧、三弦、二弦等民族乐器,有的还米用南音的拍”(拍板)。演唱方法和乐器伴秦方法上的改进,使原曲更加优美和抒情,也使亭源锦歌的风格更加鲜明。
堂字派艺人的唱腔具有朴实、粗的特色,曲调更接近民间歌谵,尤其擅长演唱生活气息较浓的“杂碎调”。堂字派受南词影响较大,南词的曲调经常出现在所演唱的曲目中其使用伴奏乐器以月琴为主,加以二弦、三弦,有时也用扬琴,偶尔也用苗子和低音二胡。具有朴素而口语化的特点。
月琴派以走唱为主,其音调、结构都比较简洁,表达感情更为纯朴、真,具有通俗易懂、易学、易唱的特点,更为贴近民众生活。
四管齐:流行于云霄县等周边地区的锦歌,因用秦琴、洞箫、扬琴、椰胡四件乐器而称为“四管齐”。前三派基本为单人演唱,而“四管齐”则是对唱形式,甲乙各唱两句,一呼一应,结束时齐唱选句。调高也与各派不同,整体唱腔风格受潮音影响比较明显。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上一篇:中国曲艺艺术《扬州清曲》
下一篇:中国曲艺艺术《常德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