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福建省漳州市传统曲艺《锦歌》
阿标
2024-03-25 22:28:01
0

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定名为锦歌。锦歌是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中国台湾省的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乐丰富繁杂,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调、“杂碎仔”和“念杂仔”等念诵性的曲调及“杂歌”与“花调仔”等吸收自姊妹艺术的曲调等多种类型。传统节目有《陈三五娘》《秦雪梅》等。锦歌音乐唱腔海纳百川的丰富性反映出其艺术上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流行地人民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精神气质。

2006年5月20日,锦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1

渊源背景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记载锦歌的历史悠久,约产生于明末清初。锦歌在漳州的形成是由于唐宋元明以来,漳州经济发达,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闽书》卷三十八“风俗”记载漳州明万历王子年间(1612年)元夕有“别有闲身行乐善歌曲者数辈,自为侪伍”的民间娱乐活动。是时,漳州演戏风俗也极兴盛,《云穹厅志》记载当地演戏之盛况:“俗淫于潮戏,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资。”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民蔡爽在《官音汇解释义》中记载当时南流行的声腔有唱官腔的正音戏,唱白字的泉腔,唱潮调的潮腔,唱小曲的采茶戏,抽交肋的傀儡戏,以及乱弹,啰等。繁花似锦的艺术氛围给锦歇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阳光、空气和养料。

据《漳州府县志》记载,唐朝以来,漳州的民间音乐就非常盛行,特别是一种“弦歌”的歌唱形式在漳州城乡流传,至今县里仍有一条街命名为“百里弦歌”路,到了宋朝,明朝漳州一带这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锦歌有俚歌、弦歌、锦曲、杂凑歌、乡音、歌仔的不同称号,后来人们通常都称为“什锦歌”。

发展情况

清中期以后,漳州府龙溪县、海澄县锦歌馆(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答余堂、丰庆堂、声音堂、集弦阁、乐吟亭等,据《龙海市文化志》统计,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有锦歌馆(社)堂派31个,亭派35个。风靡一时,几乎遍布每个村庄角落。抗日战争爆发后,艺人积极创作宣传抗战的优秀作品,激发全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民国时期,一些锦歌艺人或群众自发组成了“锦歌馆”、“乐社”、“歌仔馆”等数十个锦歌演出团体。

新中国成立后,锦歌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50年,漳州市有锦歌社十多个。1952年,龙溪县石码成立锦歌剧社,演出锦歌剧《孔雀东南飞》。1956年、1978年应中国唱片公司和香港东方唱片公司邀约,灌制唱片和录制卡式带发行国内外。20世纪60年代初,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挖掘锦歌传统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记录锦歌曲本26个、曲调150多支。改革开放以后,创作许多新的剧目,如《思亲》、《寻祖》、《水仙情》、《台湾阿婆看女排》、《乔先生回濠州》等,参加福建省和全国文艺调演,获得多项奖。1983年,锦歌新秀王素华赴新加坡演出。20世纪80年代,各地锦歌社团多次集会相互观摩,加强艺术交流,锦歌表演艺术不断提高。

传承保护

2

流传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年轻一代对于祖先留下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锦歌”的兴趣日益淡漠,凝聚了漳州历代人文精华的锦歌艺术面临更多的挑战。锦歌艺术面临随时可能消亡的危机,需要设法加以保护。(截至2006年)

艺术传承

2003年10月,成立了芗城区漳州锦歌社,并对锦歌曲目进行了收集、整理,编成了《漳州锦歌系列丛书》,这是较为完整的锦歌曲目集子。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发展锦歌,在政府支持下,漳州市成立了锦歌研究会,重建锦歌社,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多样化的锦歌演唱形式。同时,还在小学生中推广锦歌,并将少儿演唱队列入漳州芗城区芳草计划,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其间,许多艺人和基层老文化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出版系列丛书,对锦歌作系统介绍。

代表人物

王素华,1954年12月生,汉族,漳州市芗城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锦歌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锦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获得“锦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锦歌项目保护单位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非遗 | 福建省厦门市传统...
答嘴鼓流行于中国福建省闽南地区和中国台湾省及东南亚闽南籍华裔聚居地...
2024-03-25 23:21:55
非遗 | 福建省东山县传统...
东山歌册又称“闽南语歌仔册”“闽南语歌册”“歌仔簿”,是自明朝从广...
2024-03-25 23:12:00
非遗 | 福建省漳州市传统...
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
2024-03-25 22:28:01
非遗 | 福建省南平市传统...
南平南词是流行于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认为是江南的南词于...
2024-03-25 17:03:33
非遗 | 福建省福州市传统...
福州伬艺运用福州方言进行艺术创造、演出和传唱,是福州方言的一座宝库...
2024-03-25 17:00:39
非遗 | 福建省福州曲艺《...
2006年5月20日,福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2024-03-25 16:16:46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音乐非遗文化《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流行于舟山一带的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就在定海一带广为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
锣鼓书 | 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 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
非遗 | 四川省梓潼县传统音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传统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