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艺术《乌力格尔》
阿标
2024-03-15 14:35:23
0

1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乌力格尔”的汉语意思是“说书”,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

在蒙古族民间,将徒口讲说表演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又称“胡瑞乌力格尔”;将使用潮尔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潮仁乌力格尔”;将使用四胡伴奏说唱表演的乌力格尔称为“胡仁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艺术的唱腔音乐结构呈现多曲体,以单人坐说、坐唱、不着装、不化妆、无身段的形式呈现出来,可用四胡进行伴唱,可自拉自唱。乌力格尔的语言比较独特,其脱胎于蒙古语地方方言,属于蒙古语科尔沁方言,以彰显方言的语言功能为特色。乌力格尔的艺术积累非常深厚,节目有短篇、中篇和长篇之分,尤以长篇最为引人,代表作品有《镇压蟒古斯的故事》《唐五传》《忽必烈汗》等。

艺术特色

4

表演形式

乌力格尔在汉语中被译为“说书”,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表演,因此又被称为“蒙语说书”。从乌力格尔的表演形式来看,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雅巴干乌力格尔、潮仁乌力格尔和胡仁乌力格尔。雅巴干乌力格尔是一种徒口讲说且没有任何乐器为其提供伴奏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潮仁乌力格尔是一种利用潮尔为说唱提供伴奏的曲艺表演形式;胡仁乌力格尔是一种利用四胡为说唱提供伴奏的曲艺表演形式。

曲艺结构

乌力格尔艺术的唱腔音乐结构呈现多曲体,以单人坐说、坐唱、不着装、不化妆、无身段的形式呈现出来,可用四胡进行伴唱,可自拉自唱。在整个乌力格尔艺术表演活动中,一件乐器同时可发挥多种功能,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一人在台上扮演多个角色,容男女老幼为一体;时进时退、时快时慢,呈现速度的自由变化。

语言特征

乌力格尔的语言比较独特,其脱胎于蒙古语地方方言,属于蒙古语科尔沁方言,以彰显方言的语言功能为特色;将说、唱融为一体,先说后唱,唱中有说,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将俗语、歇后语、谚语等写入乌力格尔中,语言通俗、诙谐,更受大众喜爱;精巧地运用修辞手法,打造出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表现技法

乌力格尔艺术在整个曲艺表演过程中有三种表现技法,即说功、唱功和做功。其一,说功,该艺术技法需要乌力格尔艺人能够吐字清晰,拥有强烈的节奏感,利用蒙语对故事进行诉说,根据乌拉格尔曲艺表演内容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地方方言、土语或者是汉语;其二,唱功,该艺术技法注重字正腔圆,需要在演唱过程控制好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快慢;其三,做功,该艺术技法是一种辅助性技艺,乌拉格尔艺人凭借眼、身、手、步、法等变化对曲目中所描述的生活细节加以模拟,将曲目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突出人物性格、情绪变化以及个体形态,从而达到烘托气氛的目的。

艺术流派

2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不同流行地区的乌力格尔表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在科尔沁草原,“胡仁乌力格尔”较为发达,历史上形成了以孟根高力套、额尔敦珠日合、布仁巴雅尔为代表的三种不同风格的流派;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乌力格尔则移植编演汉族故事较为普遍,并曾孕育催生出“阜新蒙古剧”等新的艺术样式。 

经典剧目

3

乌力格尔的艺术积累非常深厚,节目有短篇、中篇和长篇之分,尤以长篇最为引人,《镇压蟒古斯的故事》《唐五传》(即《哭喜传》《全家福》《殇妖传》《契僻传》《羌胡传》)《忽必烈汗》《黄金史》《西汉》《元史演义》《青史演义》《白音那元帅》《春秋战国》《大西梁》《北辽》《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都是其中的经典。乌力格尔节目的题材来源非常广泛,有的源于民间故事,如《太阳姑娘》;有的出自文人或艺人创作,如《青史演义》;有的源于民间叙事诗、叙事民歌,如《嘎达梅林》《达那巴拉》;有的据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创作,如《红太阳》《烟酒之害》《整齐的林落》;还有的从汉族相类形式或文学故事移植改编而来,如《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杨金花夺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演的新节目有《二万五千里长征》《刘胡兰》《黄继光》《女英雄郭俊卿》《草原儿女》《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打虎上山》《连心锁》《金光大道》《西沙儿女》《创业》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蒙古族传统曲艺《...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乌力格尔”...
2024-03-26 10:32:56
中国曲艺艺术《赫哲族伊玛堪...
赫哲族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
2024-03-15 14:39:28
中国曲艺艺术《达斡尔族乌钦...
达斡尔族乌钦多表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反抗压迫、教诲劝诫等内容,一...
2024-03-15 14:35:53
中国曲艺艺术《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艺术的唱腔音乐结构呈现多曲体,以单人坐说、坐唱、不着装、不...
2024-03-15 14:35:23
传统艺术《苏州评弹》
苏州评话渊源于宋说话中之讲史。弹词渊源于宋代之小说及元明的词话、陶...
2024-03-15 08:59:19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乌力格尔”...
2024-03-13 17:33:37

热门资讯

中国曲艺艺术《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
中国手工艺术《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傩面具雕刻源于清代,由湖南太丈传入,已祖传三代,其继承的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萍乡湘东...
中国手工艺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云南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
艺术 | 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维吾尔族桑皮...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地方传统手工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以桑树枝内皮为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
中国手工艺术《蒙古族勒勒车制作... 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勒勒车是蒙古族地区的牛车,又名辘轳车...
探秘中国画,艺术传承与文化特色 中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中国画家...
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 油纸伞作为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以手工...
艺术 | 江苏扬州传统戏剧《扬... 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扬...
艺术 | 民族乐器《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