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药非遗《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阿标
2024-03-20 16:22:07
0

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种医学知识。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疾病与证候、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五运六气等内容。

2006年5月20日,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编号Ⅸ-1。

历史渊源

3

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起源于传说中的远古黄帝、岐伯时代,以《黄帝内经》为标志,其知识体系形成有两干多年历史。

《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疾病观。

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早期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对疾病的认识。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67门1720种病证。

近现代,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能够理解和传承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的人在逐渐减少,面临保存与发展的困境。

非遗特征

1

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五运六气等内容。

阴阳

中医学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生命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等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阴阳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阴阳失调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变化。

五行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人体与自然界、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并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

脏象

脏象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现象,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有联络全身的作用。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络脉等,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病因病机

病因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学说,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等。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学说。

辨证

辨证论治是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诊察疾病,将诊察结果加以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确立治疗的原则。

治则治法

治则治法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治疗规律,主要有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缓急,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

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物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系统知识。

传承保护

2

传承价值

中国的传统医药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扩大并深化了“非遗”的内涵,最能够体现“非遗”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纲。

中医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构成中医学知识的核心,对中医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及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发挥指导作用。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日,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项目保护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相关内容

非遗 | 中国北京同仁堂(...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
2024-03-28 12:32:29
非遗 | 中国中医科学院传...
中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
2024-03-28 12:31:44
非遗 | 中国中医科学院传...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药协会...
2024-03-28 12:21:53
非遗 | 中国中医科学院传...
中药炮制技术,中国传统医药制备或提取手段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2024-03-28 12:13:54
非遗 | 中国中医科学院传...
中医诊法,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2024-03-28 12:07:00
非遗 | 中国中医科学院传...
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国...
2024-03-28 11:47:40

热门资讯

非遗 | 山西大同传统戏剧《雁... 雁北耍孩儿起源于山西原雁北地区的大同、怀仁和应县一带,是以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为基...
非遗 | 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
非遗 | 河北省永年县传统武术...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
非遗 | 山东省烟台市传统曲艺... 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迄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盲人调,广泛流...
非遗 | 四川省甘孜藏族传统音...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主要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族区域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
非遗 | 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音... 南坪曲子(又称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四川省九寨沟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
非遗 | 上海市松江区传统音乐... 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
非遗 | 河南省信阳市传统音乐...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6月7日,信阳民歌经...
非遗 | 浙江传统舞蹈《龙舞(... 长兴百叶龙发源并流传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距现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长兴百叶龙舞蹈表演时,荷花...
非遗 | 广东传统舞蹈《狮舞(... 狮舞(广东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的传统舞蹈,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