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泸州雨坛彩龙),四川省泸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四川泸州雨坛彩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龙舞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活龙”。清光绪十八年左右,泸县当地艺人将原有的“草把龙”改成彩龙,到1919年,出现了第一条雨坛彩龙。自此每逢年节或婚丧嫁娶,泸县当地百姓都要舞彩龙。雨坛彩龙的表演重在一个“活”字,“人龙合一”。表演时舞者“动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衍神色”“手随眼动,眼随心动”。
2006年5月20日,四川省泸县申报的龙舞(泸州雨坛彩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
地处泸县、荣昌、隆昌交界处,位于龙洞山上的泸县雨坛乡,因其远离河流,水资源匮乏,故常年干旱,这是一个缺水的驿站,一片视雨为神灵的地方。据《永乐大典》记载,泸县雨坛乡历来旱灾频繁,备受旱灾折磨的雨坛农人的祖辈们便想到了设坛求雨,由此,乡以坛为名,人以祈求神灵为助,雨坛乡设坛求雨耍龙,于明清时较为兴盛。一种庄重的仪式在顶礼膜拜后被神化进而演变成民间的一种排场,生活在桥边的人现代依然信奉这种流传远古的龙舞祭祀。这是一种奇特的龙舞,传说这种龙舞动之后能呼风唤雨。数百年来每逢天干,泸县当地百姓都会请龙出来祭拜求雨。而那条神秘的龙被称为雨坛彩龙。
泸县龙舞艺术起源于唐宋时期,鼎盛于明末清初。由于泸县“十年九旱”,人们使用稻草扎制“草把龙”求雨。后来,人们开始用竹子编出龙骨,用布料作龙衣,并特别注重龙头的制作,从而形成了彩龙的雏形。
据记载,泸县雨坛彩龙从诞生之日起主要以泸县雨坛镇罗氏家族为主,大约经历了三代:
雨坛龙第一代
公元1892年的初冬,泸县籍得胜镇民间艺人王世品回到泸县,他对布衣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当时民间流行的草把龙大刀阔斧改为布衣新龙,他改变了草把龙的制作技术,同时融入了川南农耕的动作造型。这就是第一代雨坛彩龙。
雨坛龙第二代
民间艺人王世品将龙舞技艺传给以罗银坤为主的罗氏家族。罗银坤(1913—1999)为雨坛彩龙主要传人。罗银坤自14岁开始学习彩龙舞技。到这—代雨坛彩龙得到传承、发展和壮大。1985年泸县雨坛彩龙被国家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书。雨坛彩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龙舞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活龙”。
雨坛龙第三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雨坛彩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罗德书、罗德学跟随父亲罗银坤学习民间龙舞技艺。在继承祖辈民间龙舞的基础上,他们吸收了杂技艺术和外地龙舞技艺的精华,将雨坛彩龙进行创新和发展,系统地继承了雨坛龙舞的20多种耍技,在连贯变化的太极图形中相继呈现出“龙出洞”“龙夺宝”“龙抱蛋”“龙翻滚”等数十个生活模拟动作和造型动作。
传承价值
泸县雨坛彩龙表演是泸县雨坛人民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雨坛彩龙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具有民族艺术色彩,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泸县雨坛彩龙从诞生之日起,历经几代人的追求与创造、传承与发展,通过民族与现代时尚的结合,泸县雨坛彩龙有着较高的艺术境界,具有其艺术价值。
传承状况
泸州雨坛彩龙面临新时代的挑战,急需建立保护和传承机制。
传承人物
罗德书,男,汉族,1949年生,四川泸县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泸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泸县文化馆(泸县美术馆)获得“龙舞(泸州雨坛彩龙)”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龙舞(泸州雨坛彩龙)项目保护单位泸县文化馆(泸县美术馆)评估合格。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下一篇:非遗 | 中国民间舞蹈《狮舞》